第七十八章 曹昊出行(2 / 2)

“元博,你纵观过去,可有那常盛而不衰退的王朝吗?”曹宇如此问道。

曹昊听了摇摇头:“父王,孩儿没有见过这样的王朝。”“那当年四世三公的袁家,杨家现在怎么样?”曹宇又问道。

“他们虽然还是世家,已经不再强盛了!”这都不用想,本来就是那么回事,他们早就已经不行了。

“元博,天下本就没有常盛不衰的存在。如今天下进入世家与皇族的时代,这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曹宇如此说着:“然而,只有大世家和皇族,大家固步自封,稳步退后那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没有威胁。所以为父要给他们悬上一把刀,也就是考试制度下面的平民子弟!”

曹昊听着有些道理,确实无论皇族,还是世家都是一代不如一代的。可是考试进来的官员都是小官而已,那能行吗?牵制力也是不够吧?

看出了曹昊的疑惑,曹宇笑道:“一切都是积少成多的,太祖武皇帝当年一块自己的地盘也没有,一点一点的不也能给我们子孙后代留下了这么大的一片基业嘛。”

看着曹昊在想着什么东西,曹宇拍了拍自己的儿子:“元博,你们这一代人是我们曹魏未来的希望,你要努力一些,为父早晚会过去的。”曹昊领命,这样永平五年六月,曹昊带着邓忠,还有三百军士去巡查各州的考试情况。

当然曹宇只是捡着简单的,容易看见的说的,他也没有说什么太高端的,在这时代也不容易理解。

兖州,豫州,徐州,他们的考场设定的最好,看起来也是比较优秀的。关中那两个州加上荆州一直在战乱当中,他们的考场几乎就是有那么一个地方应付差事罢了。

河北四个州,冀州,青州还都不错,也算是预备的不错的。幽州,并州也是因为蛮夷入侵问题,他们这里的考场问题就是应付一下。

曹昊这一路又不能坐飞机,高铁,只能骑马,速度虽说是尽量加快了,但实际上能加的最快速度也就这样了。从永平五年六月到永平六年正月,一共用了半年的时间,这才算考察明白。

这一路也看见了民生,曹魏号称中原强国呢,实际上呢?不过是不到七百万人口,比黄巾之后的人口都少了三分之二左右了。要是再不发展起来,结束乱世,这大魏就真是大空壳子了!曹昊对于民生也更多的了解了一些。

他回来报给了曹宇,曹宇还算满意,至少有条件的都办的不错。这曹宇和曹昊的交流也让他也重视起来了科举。

说实在的,历史上科举未来都成为一种毒药了,可是现在没有什么。一切人为的制度过一段时间,用的多了都会出现变质的情况,这一切是无法可免的。

必须趁着现在科举制度像初生的婴儿一样,趁着它可塑性最强的时候,为曹魏争取更好的发展机会。

当然了,现在天下还没有重新归为为一,哪怕稳定性还可以,但也不会一点变化都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