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军品外包(五)(2 / 2)

陈飞给李世民讲解了很多关于商人承包的好处,这样综合来看提升了五倍的产量也不是不可能。而李世民也都对于那些官营的作坊其实顿时感觉非常的问题严重,因为这些官营作坊其实说到底那些领导层也都是一个个都官员,他们作为官员的灵活性和干活的动力远没有商人高。而当官和当商人。那完全是两种生物。官员讲究的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这样态度让他们对于改革作坊内部。增加生产力他们没有什么热情。他们害怕一旦自己改革失败,那自己要担责任。可是商人不同,商人他们只要能够增加产量,改善质量,能够给自己带来利益,那他们都会愿意去尝试,哪怕有一定风险也都愿意做。商人愿意冒险,官员一点风险都不想冒,这里面的差距也有不小。综合来看,同样的作坊,换了商人来管理,那增加五倍也不是什么神话。

“哎,陈飞,你说朝廷真的不适合直接经营产业吗?难道就没有既能够保护朝廷安全,也不至于让这些产业落入了某些图谋不轨的人的手里吗?”李世民问道。

陈飞看得出来,李世民现在其实非常矛盾,一边是产量和质量的急剧上升,让李世民非常动心。可是另一方面他也害怕那些关乎于国计民生的东西流入到了普通百姓手里面,或者是被一些图谋不轨的人想要控制。这样其实也就是一个皇帝最矛盾的想法,一边是国家强大,可是另一边也是面临一定风险,这样才是最难以选择的。

“皇上,其实最好的办法也就是之前我所说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如果官府对于这些属于官府的产业不直接管理,而是聘请民间一些有管理才能,并且身家清白的人来帮助朝廷管理,这样当然是最好的。而朝廷不要干涉太多,只要负责最终的裁决,还有监督里面那些代替我们管理的人也就行了。平常的事务我们也就不要干涉,除非是大事才过问,这样虽然不敢保证绝对安全,那可以尽可能的兼顾两者之间。”陈飞说道。

其实陈飞提出的这个也就是后来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在外国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是因为拥有所有权的老板并不一定能够管理好产业,而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这样让有才能的人来管理,可是却不至于丢掉了自己的产业。而大唐也都可以这么做,只要掌握了最终裁决权,还有监督权,那一般的人也都翻不什么浪花。

“你让朕想想吧,如果只是钢铁作坊还可以以军械需求紧急作为依据,可是如果所有朝廷的产业都交给商人来管理,这个恐怕有些难。让朕考虑一下,是否要在所有朝廷产业里面都实行这个。”李世民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