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师徒闲话(1 / 2)

擒魔人 属理 0 字 2022-09-25

 师父尹潮升是个标准的儒家学派弟子。小园是如今世间儒家学派的正宗。儒家修道主修一口浩然正气,越是气正则法越强大。那么如何能让自己做到气正呢?这就离不开修道界各门各派都绕不过去的一个课题――修心。

无论是儒释道哪种功法,若要最终修到登峰造极都绕不过修心。

因为天道绝对不会允许一个心术不正的人拥有强大的法力,所以若想走得更高就必须先正己正心。

各门各派的修心方式方法也都大相径庭,首先看释门,释门求道又叫修佛,所谓佛就是觉的意思。

觉悟了的人就叫做佛。因此常听人言一朝顿悟立地成佛,就是这个道理。

若想觉悟就得修自心,不断以觉心对抗妄心的过程就是释门的修心。

所谓妄心简单说就是贪、嗔、痴。

学佛的过程无非就是一个改造约束自我自心的过程,跟其它的外因没有关系,因此佛家大慧者云:莫向外求!

佛家修心的具体方法大致是:以布施度贪念;以持戒度纵逸;以忍度嗔;以奋进度懈怠;以禅定度散乱;以智慧度愚痴。

简而言之就是以戒、定、慧克制贪、嗔、痴。

通俗的说佛家认为所有毛病都出在自己身上,没事儿就勤着检讨检讨自己,拾掇拾掇自己的心灵,自己好了,大家就都好了,人人都这么做,世界就完美了。所以僧人传法,希望世人都参禅打坐吃斋念佛。

道门求道就叫修道,所谓道是事物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天地万物进化、演变的终极原因,是宇宙万物背后的规则和法则。

道家认为,“道”有“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虽然“道”无形,却支配和制约着所有事物的发展。因而,“道”的规律不可抗拒、违反。人们只有遵循“道”的规律,坚持“自然无为”的理念,才能真正顺应“道”的要求。谁若违背了“道”的规律,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

道家认为人之心境原本是空明宁静的状态,只因私欲蔽染以及外界活动的干涉限制,而使得心灵阻塞不安,所以要时刻做“致虚”“守静”用致虚极,守静笃来养心。

道家重在修心,追求澄心制欲,最后达到明心见性,通过改变人的意识以达到改变其人生态度的目的。

若说佛家的修心就是给自己找茬儿,修自己自心,我好了世界就完美了。那么道家修心的结果就是顺其自然,一切遵循事物发展原有的样子,通俗的说就是我啥也不管,你爱咋咋地!

提起儒家,很多人都单纯把读书人当成儒家,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

所谓儒,就是渊博的意思,不但知识丰富,学识过人。各种技艺也是专家,而且还是修行者。尽人皆知儒家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儒家的经典智慧是修心节欲,养身定性学会引导和控制自我欲望。

儒家修心的方法主要有六种:立志、好学、克己、内省、慎独、力行。

儒家修身的根本方法是“克己复礼”。克己,就是克制自己不适当的、过分的欲望。复礼,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行,非礼勿动。就是对不符合礼的事情,不动心。

儒家修道之人修心的过程一般为:知真心、明德、无思无为和坐忘四个步骤。

由此可见儒家追求的最高层次也是“道”,追求真正所谓“天人合一”,与天地同参。无我而与大道同。

儒家首重行,以行修心,逐渐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故而常见儒生负笈游学,就是要在意识层面不断提升自己扩展自己。让自己不断接收新思想新观念,打破固有的心灵桎梏。做一个局限越来越少的人,成为一个越来越自由的人。这就是行万里路的真正意义。也是儒家修心最大的捷径和最正确的方式。

从而修心正气养浩然……

师父和师兄们讲得很认真,章佑灵听得也很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