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大全圣旨(2 / 2)

擒魔人 属理 0 字 2022-09-25

方博之闻言思索了一下道:“我大概理解你的意思,和曾经的上一代天庭治世理论一致。认为修道之人只管世间魔道妖邪,绝对不干涉人间凡俗之事。世间之事由世俗王朝立法治理。”

“然而如今天庭高高在上,百姓看不见他的影子,更不知他一天都在干些什么。但是魔道妖邪却从没停止在世间横行。王朝想要治世造福于民,依靠求天拜地根本就不起作用时,我们不管还有谁来管?”

“从地缘关系上来看,小园的位置就在大全王朝的版图之上。招收的弟子也大多来自于大全王朝。都是王朝的子民,学成结业后也服务于大全王朝。小园往小里说就是王朝中的一个学塾而已。一个学塾夫子哪里来的底气不尊王法,不尊圣命。”

“就因为我们如今身上有了点儿本事吗?最近王朝还派人送来了米粮物资,等于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尽管有时它让我们挨饿,没有吃饱。但也改变不了基本关系的实质。”

“你会因为在外学成归来,有了本事就觉得爹娘没有以前那么值得尊敬了吗?你会从此就不听他们的话了吗?”

“小园之于大全王朝的关系,就如同你之于小园的关系。小园做为大全王朝的学塾就要听命于大全王朝的安排。你作为学塾的弟子,就要服从学塾的安排。这不以你的个人意志为转移,也不因你有多大本事待遇就有所不同。因为你只要是这个家里的孩子,就应该听家长的话。”

“当然前题是家长的话是正确的,这一点家长已经给你推演过了,此去有百利而无一害。”

言罢递过一个精致卷轴,章佑灵注意到师父只是单手递出。从而可见方博之虽然该做事时就做事,按照规矩办事,但是对于皇权的敬畏之心也没有那么纯粹绝对。

接过卷轴展开一看,上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惊悉北荒蛮族大举进犯大康王朝北境云开城。大康大全唇齿相依,大全西北无险可守,云开城破,则北方蛮夷长驱直入我大全腹地。我大全子民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大康遣使恳请我大全兵发云开城协防,朕以我大全子民免遭水火刀兵涂炭为念,力争拒敌于国门之外。

朕闻小园本届会武魁首章佑灵者,习成武技威力无穷以一敌万。当此国家用人之际,兹征调其为专征西北节度使,总摄西北军政,正一品武威大将军,征讨大元帅。执兵符令箭统兵十万火速驰援大康北境云开城,旨到之日即刻启程不得有误,功成之日另有重赏。钦此!

“我知道园主一定知道更多的信息,我想在临行前尽可能多的掌握些信息。比如现在,我就对圣旨上提到的边境问题一无所知。还有我这是个什么官职,那十万大军现在哪里?让我上战场我不怕,不懂行军布阵的我,岂不是会断送十万将士的性命?朝廷的征调是不是有点草率呀?”章佑灵看罢圣旨谦虚的向方博之请教道。

因为这明显不是一句两句能解释清楚的事情。方博之招呼章佑灵落座,亲自给他倒了一碗茶,章佑灵喝了一口齿颊留香。“中指峰上的古老茶树,一年就产这么二两,若不是宫里来人没啥好招待的,我都舍不得拿出来喝。”

章佑灵闻言起身自己又续了一碗。

“待你走时我将这些年里的积攒都给你带上。”

章佑灵闻言赶紧摆手道:“园主宝剑赠英雄,好曲献知音,您这好茶还是留给那些懂茶的人吧。我是知道它好,但是还没达到缺它不行的地步。送给我就是媚眼拋给瞎子看,可惜糟蹋了好东西。”

我要是说了原因你就肯定会欢天喜地的收下了:“此茶产自中指峰一处隐秘之地,发现它的人名叫林仲贤,冲泡出的茶水青绿,所以都叫它仲贤碧。林仲贤曾经在中指峰修习五年,凭借武技翻书儒风获得过那一届的会武魁首。返回大康后被派遣镇守云开城。”

“大康是位于大全王朝与北荒蛮族之间的一个过度缓冲的小国。大全王朝与北蛮子之间无险可守,唯一的紧要关隘就是大康王朝北境的云开城。”

“北荒蛮族觊觎中域之心由来已久,边患一直持续没有止息,有一次蛮人想用高手发动斩首北境王林仲贤的行动。惊动了我和叶知秋联手,这才帮助林仲贤打退了蛮夷。还定下了永远不许动用修道者的势力破关的约定。”

“自此北境才得以消停了一段时间,不想康帝听信谗言,担心北境王林仲贤势大作乱通敌谋反,将其诱至都城谋害致死。蛮族获息立即扣关,被其女儿林呼啸身披缟素帅三十万林家军,在云开城外瓦谷口设伏杀得蛮夷望风而逃。”

“后来康帝派太子押解馋臣,护送林仲贤灵柩,亲赴云开城为北境王吊孝。林呼啸才斩馋臣告慰父亲在天之灵,暂时放下仇恨继任了北境王之职。”

“你此去就是协防云开城,和林呼啸并肩抗敌,你说这茶你要是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