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2 / 2)

羽翼华夏 roger 0 字 2022-09-25

至此,巴方守备部队已经从遭受突然袭击的初期混乱中清醒过来,防空导弹也开始准备进行反击。不过很不幸的是,还在战场上空盘旋的su47立即用强大反辐射攻击能力完全压制住了巴方的攻击企图,本已不多的防空导弹雷达一开机就被锁定,巴方这下是毫无反击能力。</p>

巴国空军被紧急召唤出来增援,17点20分,从西部前来的巴国39架j17开始参加战场争夺,su47和j17这两个同源兄弟开始了血战,无畏的巴基斯坦人面对8倍于自己的敌人毫不畏惧和对方激战30分钟,在击落对方23架战斗机后全军覆没。</p>

18点,已经完全获得空中遮断权力的印度人按照计划开始进行地面进攻。从查谟和阿姆利则两地突击的印方在武装直升机和装甲部队的引导下以19个旅负责攻击任务,另外以14个旅担任预备队。</p>

查谟方向,印第3军两个旅率先突破停火线,在副军长伯尔帕尼少将的率领下仅用了一个半小时就全部占领巴方表面阵地歼灭担任守备任务的2个营,在击溃巴方增援的3个营后就地转为防御。身后,4个旅从缺口处蜂拥而入,第2军军长阿科拉少将指挥2个机步旅及一个摩步旅以装甲旅开路顺着盖朗河南岸直接扑向河上两座公路桥。</p>

18点55分,两桥落入印方之手,巴方守备部队一个多营基本被歼,为了便于阻截巴方增援部队,阿科拉少将命令炸掉最大的那座桥,调整好防线的第2军踌躇满志同时也是胆战心惊地等待着对方的反击。</p>

你就是再狂,那也是9个旅啊~~</p>

阿姆利则方向,印第1军区所属的12个旅越过边境线,分南北两路沿河突击,印第11军5个旅从南翼出击一路攻击前进先后突破巴方两个旅的阻截,至20点完成大范围迂回,最终从西、南方向截断拉合尔的对外联系并依靠空中力量阻止了巴方费萨拉巴德市前出的3个旅的增援。</p>

第9军4个旅从中路杀出,经过1个半小时的激烈战斗击溃巴方战斗力最强的第1装甲旅的抵抗,至21点,印军截断拉合尔北面通往古杰拉特的联系通道。</p>

北路,印军第7军3个旅随后跟进,至22点与查谟方向的第2军区部队汇合。</p>

至此,印方结束“惩罚”行动的第一阶段任务,先后击溃巴方5个旅的地面部队,最终完成对古杰拉特和拉合尔的包围。随后印方改变部署,将最初的19个旅转为防御,把14个旅的预备队调整为进攻部队,准备拿下这两个城市。</p>

现在,古杰拉特和拉合尔这两个巴方重要边境城市的对外联系基本断绝,两地守备部队不足7个旅而且处于印方重重包围之中,被歼灭的命运已经基本无法逆转。不过,既然古杰拉特和拉合尔已经无法及时救护,那末巴方或者他背后的中国又将如何作出反应呢</p>

阿三忐忑不安地焦躁等待着。</p>

56.4大棋4</p>

不管是东方同盟的最初评论还是巴国自己的原始记录,或者是远在欧洲并没有放松对战场进行评估和预测的德国人,甚至连一贯在内心世界里都对这个小盟友充满了蔑视的美**人都或多或少地对阿三这次军事行动计划的突然性和隐蔽性表示出了异常的惊讶。</p>

从4月17日宣布增派8个旅进入克什米尔印控区,到战争爆发仅仅才12天时间,虽然力量对比的确悬殊,但印方实际才33个旅的兵力,巴方也有15个旅,巴方不应该这么快就出现崩溃局面。</p>

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应该是巴国对战争来临的没有进行切实的准备,虽然巴国最先发布最后通牒,也是巴国最先进行总动员,但是自始至终,从上到下,巴国都是一片和平气氛,没有人会预料到印方会在4月29日就发动突然袭击。后来因此丢官的巴国三军总参谋长回忆说,针对当时的情况,巴**方也曾经认为战争可能会爆发,但是却想当然地就认为即便真的爆发局部冲突,因为受到战争物资准备和军队动员组织因素的影响,印方最早也要到六月初才能发动进攻。因此,总参谋部在调配军力的时候就要求支援的14个旅“务必于5月10日前到达指定位置,做好防御准备。”</p>

同时,另外一个不能让巴国政府和军方不能启齿的原因是~~巴国一开始就是想利用军事手段虚张声势来缓和国内强硬派的压力,并没有真想和阿三来一仗。同时,过于迷信和东方同盟的关系,让巴国认为这次两国最多就是在停火线上打几炮而已。</p>

因此,一切的一切,都让促不及防的巴国遭受了一个闷棍,在战争一开始就落于下风,遭受了4次印巴战争以来最丢脸的挫败。</p>

不过,不可否认的应该还是印方成功应用欺骗策略掩盖了自己的真实意图。</p>

“瞒天过海”是这样实施的。</p>

8个旅的陆军在世人看来是挺多的,可在职业军人眼睛里还没有两个完整编制的陆军军团有突击力量,这也是巴方没有引起警惕的原因之一。</p>

8个散兵旅其实就是印陆军第2、第3军下属的主要突击力量,4月17日被命令支援印控区的军警镇压“暴乱”后他们被拆成以旅为单位到4月25日才“珊珊来迟”到达查谟地区。世人包括旅长们都以为这是要轻松地来进行反恐行动,4月28日,这8个旅被秘密重新组合,4月29日就开始进行战斗,这就在客观上以“反恐”的名义掩盖了印方的真实意图。</p>

同时印方在战争准备上进行得比较充分,本身的常规力量和空军就比巴国要强大得多,所以,以有心对无意,战争打成这样其实也就很好理解了。</p>

目瞪口呆的巴基斯坦人开始组织反攻,连夜从全国各地抽调军队和战斗机,试图全面夺回战场控制权并最终解救两个被包围的重要城市。</p>

反击一定要反击,把阿三赶出国土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p>

到4月31日清晨,巴军在木尔坦、拉瓦尔品第和米杨瓦利三地增援而来的部队已经聚集了23个旅,加上正在费萨阿巴德地区和印方对峙的8个旅,巴方准备进行决战。</p>

计划是这样的,一边强令被包围的两城守备部队坚持拖住印方,不能让那14个旅腾出手来支援,南线以17个旅进攻拉合尔的印第1军区,北线从拉瓦尔品第以14个旅进攻古杰拉特的第2军区。到目前为止,双方兵力对比情况是,巴方38个旅包括被包围的7个旅26万人,800辆坦克,700架战斗机,印方33个旅22万人,1200架战斗机,1100辆坦克。</p>

这是一个关系到本国生死存亡的关键决战,全国陆军80万人要么在南面依靠沙漠和沼泽防备印方进攻,要么在北面守备首都和克什米尔地区,巴方真正可以使用的总战略预备队也就是这31个旅了。</p>

不过,暂时的兵力优势立即就被印方增兵计划打破了,4月31日下午,印方后备力量11个旅的涌入让巴国进行决战的希望落空了。</p>

这一切都不能瞒过美国人的侦察,呵呵,看来印方实际占领上述地区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中国方面在新疆的一个重装军至少要10天以上才能完成调配和翻越喀拉昆仑山到达战区。何况情报已经显示中国在同盟内部承诺不主动参加到印巴战争中去,按照1971年战争进程来看,当时中国方面也仅仅是在巴方遭受灭国危险的时候才以最后通牒方式要求印方停火,那末据此分析,中国人在这10天内或者说最少5天内是不可能作出什么实际行动的。</p>

话是这样说,得到美国通报来的分析结果的阿三还是担心中缅军队从东面杀过来,何况中国至今还冷静得没有任何动静,太平静了,平静得可怕,阿三立即星夜向东部地区派遣了2个军去增援,以便于壮胆。</p>

美国人也没有放松警惕,加强了对新疆和缅甸方向的监控,准备随时分析和支援阿三的行动。</p>

不过,不要忘记伊朗这个穆斯林国家。</p>

这个已经雌伏了10年的国家同样需要一场战争来解决国内问题,伊朗军方在战争爆发后就要求给予巴国以实际上的军事支援,以抵御“异教徒对穆斯林兄弟的屠杀”。</p>

按照中国方面的要求,聚集在伊巴边境米尔贾伟和库哈克地区的两个军于4月31日夜秘密越过边境,在中国提供的运输机的协助下,3个旅的伊军于凌晨到达巴南部重要城市海得拉巴。而整个5月1日都是伊朗人明目张胆进行兵力调配的时间,在美国人的卫星监视下,革命卫队快速穿越巴国南部地区300公里的路程,是夜就已经有11个旅完成了长途行军抵达巴印边境地区。</p>

威胁的出现让阿三开始出现了一点畏惧,不是害怕这个以“伊朗人民志愿军”的名义出现的军队而是因为这表明中国人撒开大网准备对自己动手了,加上西北、西面和东面这已经是三面包围,军方高层思想上出现的混乱不可避免地就直接影响到正在和巴方对峙的印度军队上,印方对两个城市的进攻还没有最终获得胜利,一丝恐慌就已经开始悄悄地蔓延。这主要还是因为1962年的教训太深刻了,深刻得至今还记忆犹新。</p>

56.5大棋5</p>

对于印方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即歼灭巴国被包围城市的守备力量,腾出手来重创巴军,同时加强对东部飞地的防御力量然后威慑伊军才是解决目前危险局面的唯一途径,所以,5月2日印方就开始对两个城市进行总攻击。</p>

印方占据了全面的空中优势,但兵力上仅仅是14个旅对7个旅,作为保护</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