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知县曲慈方(1 / 2)

 军需司正堂。</p>

“哈哈,金将军,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刘恒才踏入门中,迎面就有人十分热情地迎了上来。</p>

这人年过中旬,一身五品朝服,额方鼻直,面向中正硬朗,一言一行之间,自有文雅威仪。昨日宣旨时,这人就站在主帅张世安身侧,不曾遮掩张世安的威势,却也绝不会让人忽视,正是执掌右路大军军需大权的军需正使孙明启。</p>

刘恒赶忙先行见礼道:“卑职参见孙大人。”</p>

孙明启就扶起他来,“来来来,有什么话坐下再说,不必如此多礼。”</p>

刘恒客气几句,还是顺着他的意思来到旁边座椅前端正坐下,“孙大人,卑职这次前来,除了其余将士封赏之事,还有……”</p>

“哈!”</p>

不等刘恒把话说完,已经被孙明启又一声轻笑打断,“金将军一来,我就知道是什么事了……不过你来得凑巧,不如陪我稍等片刻,有些事正好待会一并说了省事。”</p>

等什么?</p>

刘恒稍显错愕,孙明启却无意为他解惑,别有深意地瞥他一眼,随后笑道:“来来来,难得有这等机会,请金将军尝尝我老家特产的灵茶。”</p>

边说着,他边从旁边悄然赶来的军吏手中接过茶盘,亲自盛给刘恒一杯,刘恒只得起身双手接过,心有疑问却也没机会开口问出了。</p>

不过刘恒心念电转,隐隐有了些猜测。</p>

等的应该是人,至于是谁,刘恒不知为何,突兀想起昨夜刘家当做贺礼送来的简讯。</p>

有些事正好待会一并说了省事?</p>

刘恒眸光微微闪烁了下,再没多问,果然陪着孙明启一边品茶一边静静等候起来。</p>

其实这茶入口微涩,在口舌间流转之时,却给人以韵味悠长的感觉,一丝淡淡的灵气随之入体,滋养气血,即便刘恒不是喜茶之人,也知道这真是好茶。</p>

两人一问一答,闲谈着关于这种兹濛灵茶的奇闻趣事,心思却都不在这上面,好在等待的时间不长,外面已经传来军吏的唱喝。</p>

“曲大人到——”</p>

孙明启闻言含笑起身,“说着就到了,金将军,咱们迎一迎吧。”</p>

听到来人的姓,刘恒已经有所明悟,随他刚刚起身,就见门口有人不疾不徐地迈步而入。</p>

这人迎面一见到孙明启,当即垂首躬身,深深作揖道:“下官曲慈方,参见孙大人。”</p>

“哎,曲贤侄,你我怎地如此客气了?”孙明启快走几步,赶忙将他扶起,好好打量几眼后就笑道:“曲贤侄一路随军赶来,很是吃了不少苦吧?”</p>

曲慈方恭敬应道:“食君之禄,岂敢言苦?再者一路行来,同僚都颇为看照我,却没有吃苦。”</p>

“怎么样,令师还好吧?”</p>

“承蒙孙大人挂念,老师身体安康,仅是日夜为国事国战操劳,两鬓已显斑白。”曲慈方依旧恭敬应答。</p>

孙明启闻言就大为感叹,“出京前曾拜见令师,得见其精神面容依旧硬朗,谁想仅仅大半年不见,竟为国事国仇操劳至此,实是不易。”</p>

“下官出门前,老师曾有言相赠,为国尽瘁,幸之命也。”曲慈方答道。</p>

孙明启重复喃喃这话,随后赞叹道:“令师心性高远,一言一行都乃我等楷模,曲贤侄能常伴其身边聆听教诲,不仅令人羡慕,更已有令师之风。”</p>

曲慈方又是恭敬行礼,“孙大人如此盛赞,实在令下官惶恐。”</p>

孙明启狡黠一笑道:“哈哈,我赞的是令师,你何来惶恐?曲贤侄啊,在我面前太谦逊,我可要不高兴了。”</p>

两人谈笑寒暄,若是没有之前刘家送来的简讯,刘恒怕是听得不明所以,如今却能静静听后,和简讯中所记渐渐对上了号。</p>

这期间,他也有时间暗中打量曲慈方,只见其年纪果然不大,面上眉如平剑,目若星辰,俊逸文雅,独具魅力。尤其一身七品官服,更显出他年少得志,意气风发,叫人很难不生出艳羡之心。</p>

堂中仅有三人,两人谈笑两句,总算把注意力落在静静陪在孙明启身边的刘恒这里。不等孙明启介绍,曲慈方已经认真打量刘恒两眼,然后先行作揖,“这位一定是圣上钦点的第一奉勇将军,金来金将军吧?”</p>

孙明启微怔,随后又为刘恒介绍道:“金将军,这就是京中素有神童之称的曲慈方曲执事,他原本在通政司为执事,你称他曲执事就好。”</p>

刘恒品味着“原本”二字,也朝曲慈方抱拳做礼,“见过曲执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