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太尉和太子(2 / 2)

赵桓脸色一沉,叹了一口气道:不尽然吧?</p>

赵俣道:殿下何为如此惆怅?</p>

赵桓坦言道:我看我这太子是快当到头了。</p>

赵俣问:叔叔是越听越糊涂。</p>

赵桓道:侄儿被册封太子已有十载,每日均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父皇一直宠爱五弟,我听到些闲话,说父皇有废黜我,新立太子之意!</p>

“殿下,闹了半天你是在说这事啊!即是闲话,何必当真。你又无过错,何来废黜之说?”</p>

赵桓冷笑道:怕就怕闲话越来越多,就变真的了。还有九弟近来也颇为出挑,父皇把好几件差事都交给他去办,有些大臣也经常称赞他的才干!</p>

赵俣沉思道:废黜乃大事,不可轻动。殿下品格,德行俱佳,诸礼端正,言行无错,我看皇兄不会另立太子。你五弟赵楷得宠不代表得势,毕竟名不正言不顺,大臣们也未必支持他。至于康王赵构确有过人之处,也……</p>

赵俣欲言又止。</p>

“皇叔请说,我们叔侄之间可畅所欲言,我一直都敬重你这位叔叔,也信任叔叔。”</p>

赵俣手指挠了挠脸颊道:按理说,这话我不该说。但从小我看你长大,打心里想你能有所作为。我听到些风声,康王最近大肆拉拢朝廷大臣,还结交江湖人士,声势浩大啊!</p>

赵桓笑道:皇叔说的是,我知道刑部工部,吏部,御使台,中书省,三司,内侍省都有他的拥趸。刑部的朱明月在江湖上为其招揽人才,野心不可谓不小。</p>

赵俣恍然道:殿下都清楚,诸事了如指掌,还有什么可担忧的?</p>

赵桓犹豫了下说:朝中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蔡攸这等谗言献媚,贪赃枉法的奸恶之徒素来与我不睦。他们不会为我说话,并且还要处处针对,伺机构陷。</p>

赵俣反问:那诸葛先生不是朝廷楷模,中兴之臣。殿下何不多和他走动走动,叙谈叙谈?</p>

赵恒苦笑道:诸葛先生是先祖神宗皇帝时期的能臣,隶属旧党,思想保守,处事太过求稳。他既不结党营私,又不愿参与东宫之争。我有心拉拢,也无从入手啊!而且我也怕万一笼络不成,却让父皇觉得我有二心,这不是弄巧成拙,引火烧身吗?</p>

赵俣连连点头道:对对对,诸葛先生还真的不好去拉拢,假如他说几句不利你的话到皇兄耳朵里,那就真的很麻烦!</p>

赵桓又说:朝中我也有些老臣支持,李钢,宗泽,李邦彦,张叔夜……</p>

“殿下,你这些万万不可说给我听,不可不可!你叔叔是个清闲人,不愿掺和这麻烦事!”</p>

赵桓突然握紧赵俣的手道:皇叔,我今天拉你来商量,可是掏心窝子了。你还不明我的心意,叔叔你要帮我,有朝一日我若继承大统,定不忘你的功劳。</p>

赵俣急忙把手堵住赵桓的嘴,低声说:殿下,切莫乱说,这是要掉脑袋的!</p>

赵桓思索了下说:皇叔,你愿助我一臂之力吗?</p>

赵俣无奈的说:我怕自己有心无力。</p>

赵桓说:叔叔你朋友多,可以帮我运筹帷幄一番。特别是军队里你有人脉,江湖上我不方便出面,想有劳皇叔你给我走动一下。</p>

赵俣陷入沉思,一时也答不上话。</p>

一时间,一名内侍太监急忙忙往御花园里赶,赵俣眼尖把他叫住。</p>

“你慌慌张张的干什么去?”</p>

那太监是皇帝身边的近侍,认得太子和燕王,忙下跪行礼道:参见太子殿下,参见燕王。</p>

赵桓问:发生了何事?</p>

太监回答:奴才有事要去禀报皇上!</p>

赵桓问:何事?</p>

太监低头说:这……</p>

赵俣厉声道:太子问你话,有什么不好说的!你是不是当差当糊涂了!</p>

太监一惊,忙道:奴才不敢,奴才不敢。</p>

“还不快说!”</p>

太监回答:有快马来报,方巨侠已到京郊,马上要进城了!</p>

赵桓惊道:方歌吟真活着!</p>

赵俣也惊讶的说:之前传言闹得满城风雨,我也以为他死了。</p>

说话赵俣从袖子里拿出一张银票递给太监说:以后皇上身边有什么有趣的事,务必要告诉太子,听明白了吗?</p>

太监也不敢说话,更不敢动。</p>

赵俣又道:让你拿着就拿着,以后为太子好好效力,亏待不了你!</p>

太监这才接过银票,他虽然低着头,可已面露喜色。</p>

这张银票无疑对他这个小太监来说是笔飞来横财。</p>

太监收好银票,叩首告退。</p>

赵桓对着赵俣说:皇叔,这样做合适吗?</p>

赵俣眯着眼笑道:殿下,不是要我帮你吗?</p>

“哈哈哈哈哈哈……”</p>

“呵呵呵呵呵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