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38岁的新娘(2 / 2)

“就是啊,你今天倒是会装模作样了。”王大夫也插嘴了。

“不能乱说,不能乱说。”苏义天使着眼色,周围的人都会意地笑了。

厨师是从外乡请来的,听说在他们县上开了一家川菜馆,苏义天说,毕竟是他们家的头件大喜事,也让街坊邻居尝尝四川菜。

谨月和张氏只能打打下手,摘摘菜,洗洗碗什么的,其他也帮不上什么忙。

谨月一向有点排斥这种热闹的场面,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有社交恐惧症。

所以在厨房已经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在门外的爆竹声连连迎接新娘的时候,她还是待在厨房,四处搜寻着可以干的活。

直到张氏进来喊她时,谨月才有点不情愿地出去了。

新娘子穿着红棉袄,黑裤子,头上披着红方巾,由苏江背着向西边的洞房走去。看身形,是个苗条的姑娘。

苏海和其他几个大男生扔着糖果,小孩子在后面叽叽喳喳地追赶着,推搡着,有一个调皮的男孩子甚至一把拉下了苏江的裤子,害得苏江踉踉跄跄地差点摔倒。

在一片哄笑声中,他们终于进了新房,谨月悬着的心也总算放下了。

新娘和苏江刚一进去,歪嘴女子就端着糖果快速地走过来,挡住涌动的小孩们,拉上了门。

“走,我们进去看看。”张氏低声对谨月说。

“不好吧,二娘把门都拉上了。”

“看看有什么要紧。”

抵不住张氏的拉扯,谨月也跟着过去了。

新娘子坐在炕沿边哭哭啼啼,苏江手上正拿着一张纸条。

看到有人来,新娘子止住哭,抽泣着。

张氏极其热心地安慰着新娘子。

谨月突然就对面前的陌生女人起了怜爱之心,她掏出自己的手帕,递了过去。

通过董辛军嫁过来的姑娘,在附近村子已经有好几个,不用猜也会经历这样的场面,张氏他们已经司空见惯。

谨月后来才知道,这个叫翁向娣的女人,是在一次外出打工时被骗。翁向娣已经38岁了,据说孩子都已经16了。

董辛军安抚她说,只要乖乖听话,以后会协助她逃离苏家,与丈夫儿子团聚。

董辛军在董湾的村头修了一座房子,这房子在外面看着很小很普通。

但里面,新娘用品却一应俱全,尤其那个化妆台上,各种瓶瓶罐罐堆得满满的。这是董辛军给新娘子们提供的“娘家”闺房。

婚礼前夕也有专门的化妆师前来效劳。董辛军还会根据新娘子的生辰八字,在出嫁当天摆放火盆、镜子等东西。

新娘子是由专门的伴娘扶着跨火盆,上“花轿”的,按他的话来说,就是“安抚人心,图个吉利”。

当然遇到不识相的女人,董辛军也有其他不识相的办法,威胁只算小小的一种,曾经也有被打到头破血流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