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太后真年轻!(2 / 2)

尽管他们的计划天衣无缝,但是惠王殿下依旧不相信太子会将手中的权力拱手让出来。虽然在他看来,以太子现在的能力,不论做什么事其实都是徒劳无功的挣扎,毕竟惠王殿下对太后的能力以及势力有着十足的信心。他这次重返,京都,为的就是坐上那头把交椅。

“那把椅子,原本就是属于我的!”惠王心下愤恨道,“想当初,若不是父皇一意孤行,我早就坐在了那上面,那个人,有什么资格和我争,我才是天命之子!”

“太后所言甚是!”太傅王显明的一句男低音,终于在死寂一片的朝堂上,炸出了一圈圈的水波纹。

冷不丁听到这样一句有些古怪的发言,有些性急的官员竟然开始低声嘀咕了起来,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自然还是王太傅接下去的话,“老臣身为太子太傅,深有同感,朝廷之事错综复杂,自然不是太子一人可以处理得了的,惠王殿下天资聪颖,自不必说,朝堂之上又有苏何二位大人鼎力帮助,吏部/户部的问题能够解决妥帖。只是,惠王殿下这些年,常在南边居住,对京城的事情想来并不是十分的熟稔,故而老臣认为,恪王殿下亦当成为辅政大臣。恪王殿下数次率军平定北境,对北境各个外族城邦最为了解,兼之,恪王殿下久居京城,对朝廷调度之事颇为熟悉。若能恪王惠王,二位殿下,双剑合璧,我朝江山必定固若金汤。”

“王老太傅所言,甚是!”孙大人朝前一步拱手为礼道,“二位殿下同陛下手足,同心共气,我朝天下,必定千秋万代!”

太后没有接话,她看了一眼一脸温顺功利的太子,眼中寒芒乍现。

太后原本以为太子会让秦王辅政,毕竟秦王在军中的威望比恪王高得多,只是母妃的地位不高。太后原本以为太子会以此要挟秦王,让他辅政,以好控制。在太后看来,秦王的身份对谁几乎都构不成威胁,她根本不相信太子会让恪王成功上位,毕竟恪王的存在对于太子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太后冷冷的看着站在下首的恪王和秦王,一时间,她竟有些不寒而栗,事情的发展似乎并没有完全按照她的设想。尚未达到弱冠之年的太子,似乎并不想他表现出来的那般纯良,低眉顺眼之间,太后感受到了一缕缕无以言表的威胁。

若论亲疏远近,恪王和皇帝,乃是一母所出,惠王,算不上什么。若论本领,恪王似乎直接碾压惠王,先帝在世时,恪王行事,极为低调,曾经常年守在北边多年不曾进入京城,以至于到现在为止,许多朝中重臣,都想不起来老皇帝还有这样一个儿子。

让这样一个文韬武略的王爷成为辅政大臣,太子殿下难道就不害怕他会近水楼台先得月吗?

太后始终不敢相信,太子会做出这种如同自杀一般的自救行为。

惠王殿下这次回到京城是摆明了就是来抢皇位的,可是恪王殿下呢?恪王距离皇位也并不遥远,他有勇有谋,行事沉稳,文韬武略,当真一点儿都没想过要自己当皇帝吗?太子选择恪王成为辅政大臣,并且实实在在的将权力分下去,他日后不担心这些权力有去无回吗?

此时此刻太后表示有些看不太懂太子的这一波操作了。

不过她也没有太多兴趣去一探究竟,毕竟他们做了这么久的准备,博弈已经开始,由不得谁选择提前放弃。好在皇帝已经快死了,不论太子做什么都是亡羊补牢,胜利始终都会是他们这边的。她只需要一个听话的皇帝,让她来缔造一个属于她的时代。

“各位爱卿所说都极有道理,正和哀家心里设想的一样,我看不如就这么定下来,恪王惠王二位受累,明日便开始辅理朝政。说起来,惠王在京中还没有一处像样的府邸,这件事情,户部抓紧完善一下。”

把天大的事情定下来之后,太后再也没有心情陪报官玩耍,拉着太子的手,以一副祖孙情深的样子,风风火火的回到了内宫之中。

当天中午并非正宴,太子回到东宫稍事休息,他这也算是首战告捷,但却一刻也不敢放松下来,他请来了赵易阳,此时他最担心的人就是他的父亲,如果此时此刻皇帝陛下当真不幸身亡,他根本没有任何实力去争夺那个皇位。而他和他的母亲将不得不面对最悲惨的境地。

“今天晚上皇宫中人员复杂,还要劳烦仙长一定护我父亲平安无恙!”为了表达深切的感谢,太子殿下朝赵易阳深深的作了一揖。

“皇宫中的情况大概我也都知道,其他的是我帮不上什么忙,今天晚上皇帝就交给我,你放心!赵易阳娓娓道来,“今天晚上各门各派的人齐聚一堂,他们就算动手也不会有太大的动作,我看倒是你,最好关注一下自己的安全。皇帝的儿子不多,你如果死了就等于直接把皇位拱手送人了,所以万望多加保重!”

赵易阳的话让太子沉思了很久,他越想越觉得胆寒,对手的行动精准缜密,现在皇帝已经昏迷了很久了,如果自己不慎遇害,似乎他们这边就全然溃败了。

说来说去还是自己的对手能力过于强大,怪只怪皇帝从来不信妖魔鬼怪,如果他能像老皇帝那样把宗门的人随时带在身边,自己此时此刻就不至于这般被动了。

虽然很是心烦,不过太子也很清楚,抱怨是没有用的,木已成舟,他能做的只是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

傍晚夜幕降临之时,一身鹅黄色宫装衣裙的余梦音,连同杀气腾腾的杨石安一起,保护在太子殿下左右两侧,一同来到了今天的主战场。

太后娘娘的寿宴设立在了皇宫大内一处最美的莲花池塘旁,两层的花厅水榭中此时已落坐了七八个人。

按照礼部的规定,朝中凡事正四品以上的官员都可以参加这次皇宫大内的宴会,一时间嘘寒问暖的话语此起彼伏。

太子的到来自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一群并无党派分别的官员远远看去,太子此时依旧是一派云淡风轻的温和笑容,这些人有些猜不透太子心中的想法,更加看不明白,此时朝廷中的波诡云谲该倒向何方。

不一会儿今日头号人物惠王殿下高调亮相,他比太子大四岁,也是相貌堂堂一表人才,文武百官见了他无一不是,上前恭贺,生怕怠慢了半步,被人记恨。

就在官员一片赞扬声,即将把会王殿下推上龙椅,这时太子走了过来。

“惠王殿下!”太子恭恭敬敬的朝惠王行了一个晚辈礼,“惠王请坐,今日宴会,您和恪王,不必下居!”

太子的乍然出现,让众人看得一头雾水,即便惠王殿下此时成了首辅大臣,但毕竟也是臣子,不下居,难道要做到上面去吗?

可当众人跟着太子一路来到上首席位时,却发现惠王的座位竟然居于主位之右,恪王次之,而太子竟然下居主位之左,虽说我朝以左为尊,但是将二位王爷设在上座之内,当时前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