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案首终花落谁家(一)(2 / 2)

“谁让你们乔装打扮进县城的?还敢私下里下百两银子的赌注博韩迁胜出,你们这不是火上浇油吗?还怕孙岩的麻烦太少,你们把他架在火堆上再加烘烤一下?”

马玉英此时懊悔的低头啜泣不止,那名佩剑丫环不知晓此中的奥秘所在,又心疼自家小姐,于是出面向主人马文彬解说原由。

“老爷不必怪责小姐,小姐猜测必是韩迁放出风声污蔑孙岩公子的名声,才想到用巨额赌注押到韩迁处,为他找些大麻烦。只不过事出反常,才弄得成了如今的局面。”

听到马文彬气恼的又怒哼一声,马玉英也顾不得羞臊,低声细语的哀求父亲予以帮忙。

“父亲,这件事情怪女儿思虑不周,您别再生气了好不好?还有、、、、还有一件麻烦事需要父亲出面帮忙。我们是以孙岩家人的名义下注的,一旦韩迁如您所说胜出的话,赌赢的银子该怎么处置,不,该怎样送给孙岩,父亲您想个好办法吧?”

马玉英说完将手中的赌注凭条放在桌子上,抬起头凝望着父亲,眼中却流露出勇敢且倔强的目光。

马玉彬被她气得又想发作,可看到女儿那么顽强的模样,不禁心软了,挥挥手让她回后院休息。

“真是女大不中留啊,留来留去总是愁,这都想着倒贴那浑小子啦。哼,还说没看明白,不过是想找个合理的借囗送给那浑小子些钱财而已。你快回后院闺房去,这些时日千万别露面,都交给为父去办理吧。”

看着女儿转身回房的背影,马文彬想到女儿如此深爱孙岩,自己当初就不该起了再看看的念头,应该让孙岩托人向自家提亲的。

思虑至此,他不禁摇头长叹:“女大不中留啊!没想到孙岩会如此文采了得,短短两年便学业有成,据赵轩那老儿推测必能中个童生,真是失策呀失策,难道要老夫请人去孙岩家提亲不成?”

孙山等人送孙岩、孙海二人进入考场后,他和伯父孙豹坐在县衙旁的茶楼内喝茶闲谈,准备在傍晚时,像往常县试时那样接孙岩二人回家。

没想到参加考试的众学子刚走进龙门内,县衙便立刻派人封锁住龙门出口。

有一名小吏高声叫喊着:“石县令因谣言四起,为了公平对待各学子,也是为了替朝廷选拔优秀良才,特破除以往的俗例,本届县试和院试一样考试,参考士子的亲属请回家等候,三日后再来接考生回去。”

然后便详细讲解了一下考场规矩,所有考生连考三天,和院试时一样糊名誊抄,后由县学教谕和教授先行批改择优,最后由石县令决定录取人数,并择出县试前十名。

考生三天内的吃喝都由县衙负责,一切均按照朝廷的院乡试照办。

有道是人到绝境出奇招,石礼被谣言四起逼得只好祭出照搬院试规矩。

此做法虽有些与众不同,但无人敢予反对,按照县试往日规定要考五场,一场就过的考生还好些,再考一场覆试即可。

其他考生则须考三到五次,考生们都叫苦不迭,再说无论采用哪样考试,沂水县衙的花费都不少花,还不如这样一考定输赢,还能够少让考生们忧思紧张。

不然一场场考过来,众考生要经历烦恼、忧郁、患得患失、喜悦、惊讶,就像坐过山车似的,让考生和家中亲人们都十分痛苦。

除了有几位士绅为自己的儿子名次排位高低而稍微担心,因为是糊名择优,他们的儿子便没有了以往那样凭借家世获得的优越权了。

茶楼上的孙山听后微微一愣,不久之后嘴角便浮出一丝会心的微笑,也放下了一直担忧的心。

这样相对公平的考试,对于目前势力单薄的孙家来说是极为合算的,即能免去石礼故意黜落孙岩的危机,又能让孙岩得到一个公平的待遇。

孙山和孙虎等人合议之后,众人一起返回马家庄向亲人通报一声,免得他们担心焦急。

孙岩跟随着众考生进入考场,他极其惊讶地发现考场布置的和孙山所言不一样,而是像孙山口中所说的院试极为正规严谨。

他心中虽十分诧异,却不显露出来,而是走到自己的考桌前坐下来,开始舀水磨墨,等待着县令石礼令人公布考题。

等到听有考生都坐好之后,县令石礼才姗姗来迟,有吏员向考生们宣读一遍之前的言语,众考生虽有些十分惊讶,却无人出面表示自己反对这项政策。

有县中小吏高举着题目在考场四周转悠,尽量让考生们都能够看清楚字体,方便他们快速记录下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