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欢庆之时起纷争(三)(2 / 2)

孙山也不为己甚,见众举子一致声讨龚仁,不再敌视自己,已感到心满意足,便出面转移话题。

“龚年兄不是想瞻仰一下我的墨宝吗?山今日成全龚兄,且取笔墨纸砚,待我手书一帖,请各位年兄年弟们多加指点一二。”

待差役奉上文房四宝后,孙山略一思忖,便悬腕书写下一行大字“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也不签名盖章,放下毛笔潇洒离去。

众举子望着孙山的笔体大为惊叹,没想到孙山出身于平民之家,年纪轻轻已练出这么好的字体,我等不能与其比较矣。

有刻薄之人便将此纸张递给龚仁观看,并借机嘲讽道:“是啊!本来无事庸人自扰,龚兄偌大年纪,心胸还不如一个少年,真是糟蹋了龚兄的好文采。”

看着众举人或嘲讽或叹息的扬长而去,龚仁手拿着纸张,越想越觉得自取其辱,脸色变得通红似血。

许久之后,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又悔恨又自责的情绪,低头吐出一小口鲜血,脸色苍白的离开了。

秦纮仔细审问鲍纪一番,又听到下属的调查禀报,鲍纪是在山东布政使司借籍考试,不违反大明朝廷的任何律法。

只是他当众囗无遮拦,诋毁此次乡试有弊端,招惹来秦纮等人的严加训斥。

念在他是情急之下失控脱口而出的妄言,便不予追究其律法责任。

可秦纮已对鲍纪心生恶感,不愿意收他为门生,责令他连夜离开济南府城,以后不准以秦纮的门生自居。

鲍纪侥幸逃过一劫,哪里还敢违逆秦纮的命令,连夜离开济南府城,又没有脸面再去京城参加来年春闱。

于是鲍纪索性回转家乡闭门不见外客,开始了明朝宅男的另类生活。

秦纮仔细思考着此事的前前后后,怎么都觉得有点上了孙山的恶当,却无法当众指责孙山。

一想到明天还要面对孙山的′无耻’嘴脸,秦纮就觉得恶心,甚至于有一种被孙山戏耍的羞辱感。

他经过熟思细虑之后,终于做出了一个另类的决定,即报复了孙山,也能够挽回自己的脸面。

孙山第二天便听到鲍纪无罪返乡的消息,便准备好拜师礼物,去拜见主考官秦纮。

没想到在秦纮的住处外受到秦府家丁的拦阻:“我家老爷嫌弃龚仁、鲍纪,还有你三人不识大体,决定不收你们三人为门生,也不准你们以我家老爷为座师,请您速速离开,别污了我家老爷的门风。”

在明朝时,各大官吏纷纷以师生、同年、姻亲等互相结盟,以确保自己即能护卫别人,别人也能护卫自己,这就是所谓的“官官相护”。

孙山、龚仁、鲍纪被秦纮拒不收为门生,也就意味着他们三人也与本届山东举子全部无缘结交为“同年”。

且无法在外人面前说出自己的乡试名次及座师、房师、同年等,会被外人耻笑一辈子。

看到新举子一脸怜悯且庆幸之色望着他和龚仁,而龚仁已经颓靡不振的跌坐于地抱头痛哭,孙山反而起了对秦纮不满的抗衡情绪。

他毫不理会已崩溃的龚仁,又去房师处拜见,结果可想而知,又受到了房师的拒绝。

孙山将拜师礼物分给看热闹的乞儿后,仰天大笑着拍手离去,一边走一边还大声感慨着。

“我本有心向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孙山我已做到仁至义尽,咱们以后便真正再无任何关系,人生无常,只希望日后你等不要后悔今天所做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