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惯用的伎俩(1 / 2)

 上午,逐日部还在与乌蒙部交涉,下午,乌蒙部的五万骑兵在巴鲁的率领下突入逐日部草原,直指王耀猛左军所部。

王耀猛左军就布置在与乌蒙部交界的一处背风山谷边,没有做出任何反应被击溃,三万骑兵被分割包围屠杀,逃出的士兵不够十分之一。

王耀猛此时正在大帐与宾客喝酒,见到陶苑儿派来的人,王耀猛认为陶苑儿多虑了。

还没等来人走出大帐,左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来,王耀猛才意识到,他低估了巴布赞。

匆忙之间,他做出了二个决策。一是亲自率领中军迎敌,二是召回防备丁香部的右边军,从侧面拱卫中军。还没等到他派人通知右军,右军传来消息,乌蒙部发起进攻的时候,丁香部大统领丁牛亲帅五万主力骑兵,偷袭了右军,右军一样全军溃败。

王耀猛彻底惊呆了,打死他都不会相信丁牛会与巴布赞联手,要置他于死地。

王耀猛手脚冰凉。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军事行动,而非临时起意。

陶苑儿的判断是对的。

王耀猛中军还有六万人,如何应对来自二面敌人的夹击呢?

王耀猛做出了一个事后被证明是错误的且是致命的决策:兵分二路。

他派出手下大将王滨阳率三万骑兵抵抗丁牛所率的丁香骑兵,他亲率三万骑兵迎战巴鲁。

伊水河,是这片草原的生命之河,源头在逐日部,流经月神部、格卡部,最后流入黄金国。

伊水河的源头有一座高山叫喀日山,喀日山位于逐日部最北部,再往北是连绵几百里的擎天山脉,常年冰雪覆盖。

伊水河从中间贯穿逐日部全境,源头一段是浅水,流经逐日部全境最深处也就大约二米。

王耀猛判断巴鲁会选择中段一处叫水口子的地方渡河,因为这里的水较浅,战马直接可以过河。为什么不选择更北水更浅的地方过河?因为不必要。

等王耀猛赶到伊水河西岸,巴鲁的骑兵也已到达东岸。留在东岸的逐日部残存兵力被消灭是迟早的事,逐日部一半的土地实际上已被乌蒙部所占领。

巴鲁抵达水口子后就不再推进,巴鲁在干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