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乐羊鲁国拜儒师 怪癖学友交相知(1 / 2)

战国兵雄传 王占福 0 字 2022-10-10

 第四回乐羊鲁国拜儒师怪癖学友交相知

回前词《鹧鸪天》

拜师学儒蕴才能,治国之道启鸿蒙。本为盛世倡行策,却遇乱国吞并情。观现实,忧前程,躁动心埋不可明。交友怪癖非表象,知者感悟喜相逢。

话说乐羊劝吴起,收了仨劫道者为徒弟,大家都很高兴,后有林虎力邀两人到山村做客,也好尽些孝敬之意。乐羊吴起两人略作商议,便欣然应邀前往,也是想对这仨徒弟的家事有所了解,更能把握真情实况,这也是做师傅的精明之处。当喝水等饭之时,乐羊吴起谈起家事志愿,均都坦诚相告,并不隐瞒自身过错真情,也是敞开心扉,披肝沥胆,得到了彼此信任。当说到相互内怀之思,竟以志同道合诚相信任,当即结为契友,表示将来互相帮扶,共同做一番大事业,竟使两人称兄道弟,结为同心挚友。此后便在林虎家做客,受到很好的酒肉招待,使得几人都很高兴。

这日晚间,乐羊吴起便在王屋村林虎家中,凑合过了一夜,虽然临时安置,显些拥挤不堪,但也是无处落脚歇息,只得随遇而安。晚间大家商议,乐羊决意要赶往鲁国拜师就学,也是完成自己的志愿,吴起也不好强求改变,只得赶往西面魏国都城安邑,权且求师学道。林虎等三个徒弟也要跟随前往,以便学艺从师,吴起却也答应仨人之请,但担心乐羊一人东行,深山路险会不安稳,便让林虎相随前往。并嘱咐走出山地,到了平川大道无险后,再返回赶去安邑会齐,也知林虎对这条道路较熟,且有道上朋友相待,便可安稳无虞,以助乐羊顺利到达鲁国,心思很是缜密。

乐羊本自独身前往,真是前途未卜,路途堪忧,就怕万一路上遇到不测,要是有林虎相助,虽是武艺未必可靠,可有友人相助,定会安稳许多。听吴起如此一说,也倒希望路途有伴,便好仗胆前行,省却问路寻道麻烦,就是住店歇息过夜,也是有伴为善,于是感谢吴起想的周全。只是暗自思谋,定要多添些花费,自己囊中钱款并不宽裕,若两人花销,恐怕有些难处,却又不好对吴起明说。只得含糊搪塞道:“贤弟等只管前去安邑,我独身一人也无妨,无论如何也要到达鲁国,你们不必为我担忧。”吴起笑道:“乐兄不必为费用忧虑,为弟这里还有余钱,可交给林虎做路费,还可留下些填补家用,咱也不能白吃白喝吧!”说完竟呵呵一笑,林虎忙说不用,自有办法获得路费。

乐羊忙道:“这怎么可以,你们人多嘴多,路上费用不够哪行啊?”吴起便笑道:“我等习武之辈,路上自有办法,哪能活人让尿给憋死!或可顺手取些不义之财使用,又岂能难倒咱们呀?”林虎等也忙说道:“师傅说的是哩!凭师傅本事高超,再有我等助力,来个顺手牵羊,恐怕弄几个牲口做脚力,定也不为难事!”吴起听罢,便笑着点了点头。乐羊却不解道:“那岂不是要祸害百姓吗?怎能如此行事,不可做那不义之事才对。”说着直摇头。吴起便道:“欲成大事者,当不拘小节,否则即是英雄末路,又岂能活命?咱们练武便是为用,似我这出行在外,不想办法弄到路费,还怎么行走四方呢?只是得遵守杀富济贫的道法罢了。”乐羊听后,觉得也是有些道理,于是点了下头。

两人便这样定了下来,并约定一年以后,待乐羊休假探亲回家时,在魏国都城安邑见面,不管学道如何,也要相通信息,以便再定今后之事,乐羊表示赞同。两人临行前,吴起又拿出些资费赠与乐羊,说是出门艰难,钱能通神,不可太过寒酸,被人相看不起,也是要备足给师尊的见面礼,便易被欣然接纳。对吴起的慷慨相助,乐羊深表感谢,毕竟自己所带资费有限,不知能否求师如愿,这些资助费用,无疑是雪中送炭,就更增加了前去求学的信心。看来外出闯荡,银钱当是必备之物,也算是铺路石,俗语讲的好:“财大才能气粗,人凭衣裳马凭鞍嘛!”只有钱财丰盈,才能让人挺直腰杆。穿戴吃喝之表相,均能体现世间等级地位,乐羊长时在世道中混事,自然深通此中道理。

待到翌日清晨,起来吃饱了饭食,大家准备启程,林虎便告别了父母亲人,说是要护送这位师伯,前去东边就学,还要跟随师傅去魏都安邑一游,可能要一两年才能回来。也是留下吴起给的赠钱,以便今后补贴家用,嘱咐弟妹等照看好双亲,便替乐羊背起行李,即刻奔向东行之路。吴起带两个徒弟出村相送,竟有分道别离的感觉,虽然相逢时短,可却依依不舍,好似多年好友,骤然分开之痛,但也只好相互告别,洒泪分离。乐羊便带了林虎,毅然走上了去鲁国求学之路,吴起也即带了两个新徒,拿好行李物品,向西赶往去魏国都城之路,心中还是有些离别的惆怅之感。

这正是:新友刚吐肺腑心,又将离别东西奔。虽道前程迷难测,却为奋学志向伸。既已诀择意愿笃,何惧征途艰险辛。从此开辟成才路,战国风云任挥军。

且说乐羊离了王屋村,甩开脚步一路向东,有林虎陪伴,倒也顺利到达黄河边上的汜水关,再往东便出了山地,都是一马平川,有大路可通卫国。乐羊便让林虎由此返回,去会合吴起等师兄弟,林虎便要再送一程,乐羊道:“君送千里,总有一别!这已是情深义重,多谢吴贤弟和林壮士高义,就此作别吧!你还要赶脚程去安邑,却当一路保重。”林虎在路上照顾乐羊,就如同伺候师尊,倒也十分说得来,真是不打不成交,竟如结交友人一般。这时却要分别,也是有些恋恋不舍,听乐羊让回,再难推却,只得道别离去。

乐羊便在汜水关口,乘船渡过黄河,沿大路向东赶往卫国,待过其境,便到鲁国,一路上倒还顺利,并未遇到险阻,因这时各国暂时无事,尚且安宁。当他来到鲁国都城曲阜时,稍作打听,便很快找到曾参大师的学府,并顺利通过了审定,即成为一名入门学子。也是乐羊曾拜师学艺,有一定的学识基础,才会报名即收,也或是看其有些才华。这曾参本为孔子得意门徒,全面继承了儒学之精髓,论道精辟深刻,受到时人崇赞,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其实,也是因其学成的众弟子,多人已在各诸侯国入仕从政,均对恩师崇拜抬捧,平日言扬,交口赞美,才有了如此盛誉远播,使得各国通晓其名,交相传颂,声名渐显日隆。

乐羊入学后,便交了规定的学资,当时即叫作“束脩”,就是如今的学费,并捎带给师尊送些礼物,自然能顺利入学听讲,成为其学府中的学子,倒也荣光。乐羊很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认真的听尊师的讲解,对所学内容力求深解,并且勤奋刻苦,逐渐受到师尊和学友的好感。学习内容主要是,孔子所编撰的春秋历史,析判前人的是非得失,还学治国的策论,并宣讲孔子经典论述,以全面阐述孔子的治国之道。乐羊开始很感到新奇深奥,后来学而久之,却能习以为常,也便能顺着整体思路,自行学得些高论至言,收获颇丰,长进很快。有时还与学友争论,发表自己独到见解和思悟,很得师生褒赞,因此学习很是出色。

在就学期间里,乐羊想起吴起说到过的,逆师之意而动,抒发与所讲相悖之论,就必会受到咎罚,甚至会被除名废学,不会有好结果。于是平日谨言慎行,也为接受教训,避免此弊端发生,且与同窗为善,很注意自己的节操,慎重品行,因此人缘很好。但吴起的一些想法看法,却一直萦绕心中,并在脑子里打转,遍观当今之情,与世间现状情形相对应,确实有学而无可用的脱节之忧。或许从政的基本必备内知,当要学识广博,对历史事件情节解明无误,策谋善思善对,定会得到当权君卿赏识,或可谋得一官半职,但却显得平庸无计,难有大的作为。因此,他不断思考观察各国动向,力求学到些从政实用之策,其它内容并不怀有多大兴趣,但也做到表面敷衍,却自有心中盘算。

也或许机缘使然,平日在学友中,乐羊却遇到一个名叫“王栩”的学子,看其平日少语寡言,从不与人提及家事,只听说家乡为漳河畔的邺城。此人对学友们争论之事,多是默不作声,听后淡然一笑而已,不置可否,从未表示个人看法,不知其内心何想,凸显得孤脱不群。乐羊感到此人怪异,很是与众不同,便留心单独接触交谈,当说到一些论见时,这王衍却有独到理解,且深刻精辟,多为人所不曾想,显得高深莫测。这使乐羊深为佩服,也就愿意与之交往,时常讨教些疑难认知,解悟所思之事,交往时间一长,便觉得大获收益,自是与众有别。此时,其它学友却认为此人沉默寡言,其性格显是孤僻,乐羊却与这人为友,很是不好理解,可乐羊却并不在意,继续与之交往亲近,或许是其性格使然,具有强烈好奇心缘故。

王栩因其它学友不愿与之交往,只有乐羊喜与自己相近,也实缺孤寂之中的友伴,倒能欣然接受。等到后来日久天长,俩人竟成了亲密无间的挚友,一直到掏心吐肺,无话不谈,这也是两人不曾想到的,至于其它同窗学友,多是难于理解其中缘由。乐羊与王栩交往长了,才逐渐知道了其悲惨家世,及坎坷的人生经历,也渐渐理解了此人,其沉默寡言的性格养成,是有深层原因的。以乐羊正直豪爽的秉性,与王栩交往日深,渐渐知道了王栩的家世,及走过的不平之路后,不但未产生歧视之心,反而却生出了怜悯之情。并从内心中佩服此人,看其虽然年龄不大,却有着超乎常人的成熟,胸怀刚强的坚定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恒心毅力,及观判认知世间情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竟与众不同,值得尊重。

而王栩却也考察观测到,乐羊是个正直爽快之人,且心地良善多情,且是个能做大事,德怀高尚,能值得信任,且有君子风范之人,定然不会对己不利,不易被伤害。所以愿意与之交友,且心思甚笃,以此产生了意合情愿之想,遂后交成契友,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