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最后通牒(2 / 2)

乱世英雄 闪烁 5845 字 2019-09-22

一切顺利的话,别说一个月小半个月就能搞定。

因为提前进行了动员。所以日本军队的规模已经得到扩充。

到二零一三年初,日本陆上自卫队的总兵力超过了四十万,在原有部队的基础上新建了十个师团。而且扩军工作还在继续进行,最终目的是组建一支拥有四十个师团、八十万官兵的地面部队。

空中自卫队的兵力扩充了大约一倍,作战飞机数量增加了百分之五十。其中包括从美国弓进的数十架凹,以及两百多架重启生产线之后,按照新的战术标准、增强了对地打击能力的2战斗机。

海上自卫队的兵力也扩充了大约一倍。虽然新建造的战舰就那么几艘。而且都是在战前就已动工建造,但是日本战舰的服役周期本来就很短。大部分退役战舰均封存处理,所以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舰队规模也扩大了不少。

关键还是日本国民的心态。

与美国一样,在参战之前。日本当局想方设法的抹黑中国,不但把中国说成了破坏世界和平的邪恶国家,还称其对日本的生存构成了致命威胁。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中国摧毁了全世界绝大部分卫星,其中也包括日本的卫星。

如同大洋对岸的美国人一样,日本人的生活也受到了影响,并且感受到了战争威胁。

加上持续不断的大规模宣传日本国民的战争积极性已经调动起来。

再说了。美国都准备大打出手,而几十年来,日本一直是美国的跟班。内外政策都向美国看齐。

大哥都上去了小弟还能呆在后面吗?

修宪公决,可以说是日本国民对待这场战争的态度的直接写照。

只不过,日本政客的野心更大。

如果说美国的目的是推翻中国政权,消灭最具实力的潜在对手。继续维持美国的全球霸权,那么日本的目的就是取代中国,成为亚太地区的小霸主。

至于要不要取代美国,那就不得而知了。

显然,美国不大可能轻易答应日本的这个要求。

好不容易打垮了中国,如果让日本崛起。那不等于白干了?

要知道,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偷袭珍珠港的不是中国而是日本。那个年代。中国还是美国的盟友呢。

如此一来。日本就得隐忍,等到美国实在扛不住了,再提出条件。

在这一点上,日本的“忍术”确实发挥得淋漓尽致。

忍到二零一三年初,随着韩军两大集团军覆灭,日本政客看到了出手的机会。

美国总统奥康纳下了最后通蝶之后,日本首相进藤加一立即派遣外交大臣青木和惠子前往华盛顿。与美国商讨出兵事宜。

一月十四日,这个被称为日本外务女强人的外交大臣当着奥康纳的面,提出了日本参战的要求。

前几项还没有什么。都是与军事援助有关。毕竟美国掌握着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技术。

关键在最后两项上。

一是美国得放开关键物资的出口管制。向日本出售石油与稀土等战略资源,并且保证产自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能够安全运抵日本。为此日本可以以国际价格购买,并且用冻结的中国国有资产做抵押。

铁矿石没有问题,那是澳大利亚的事。而且没有了中国市场。澳大利亚的几家矿产企业正在寻找下家呢。只要日本出得起钱,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关键还是石油与稀土。

相对而言,稀土更加敏感。

战争爆发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国与出口国。就连美国都从中国购买这些在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用途的战略资源,甚至将其囤积在国内,以备战时需求。问题是,美国本身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稀土储备国。而且在中国疯狂开采数十年之后,美国的稀土储备量已经不比中国少多少了。

随着日本无法从中国进口稀土,另外一个稀土储备大国俄罗斯又不大愿意卖给日本,就只能在美国身上想办法了。

事实上,日本也在几十年间囤积了不少稀土,只是全都沉在了颍户内海的港湾里面,不想拿出来用。

对于这个,要求,奥康纳也没什么好说的。一口就答应了下来。道理也很简单,稀土是生产众多尖端武器装备的必要姿源,没有这个东西,日本的军火企业就无法开工,日本储存的稀土最多只能在大规模战争中消耗一年。而这场战争还要打几年,恐怕谁也说不准。

与之相比,日本的最后一个要求最为过分。

这个要求与资源无关,至少与美国的资源无关,却更加敏感。也更加考验美国的政治底线。

[www.26d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