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身份问题(2 / 2)

乱世英雄 闪烁 5325 字 2019-09-22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部分游击队指挥官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即敌后游击队在国家武装力量中的地位。

游击队到底是一支什么性质的军队?

对这个问题,美日联军给出了极为明确的答复:游击队不受《日内瓦公约》保护。

也就是说,美日联军并没有把敌后游击队当成中国的正规军事力量,而是将其当成了非政府组织的武装力量。

如此一来,游击队的基本权利就没有任何保证可言了。

反映在现实中,那就是游击队员在战斗中被俘之后,要么被敌人就地处决,要么被关进美日联军设在冲绳群岛上的集中营。

当然,这不是战俘集中营,而是战犯集中营。

事实上,绝大部分被俘游击队员都被就地处决了。主要是,在战线后方活动的主要是日军,而在之前的战斗中,中**队一直对日军不客气,比如第十六集团军在彰武会战中将数万具日军尸体钉在了木桩上,而且中**队一直在暗中处决日军战俘。受此影响,日军对游击队也很不客气,基本上不收俘虏。

相对而言,美军对待游击队员的方式还比较温和。

这种你死我活的局面,使得游击战变成了有去无回的决死战。

不可否认,几乎所有游击队员都做好了必死的准备。事实上,当时几乎所有游击队员都有亲人死在敌人的屠刀之下,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问题是,扩大敌后游击战的规模与范围,肯定会牺牲更多的游击队员。

如果不能给游击队一个正当的名分,游击队员凭什么做出牺牲?

对罗耀武来说,这却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虽然从个人原则上出,罗耀武一直将游击队当成正规军事力量,而且在最初的几个月里,罗耀武还派遣了不少正规军的军官去指挥游击队,甚至出动特种部队,配合游击队进行敌后游击战。可以说,现在绝大部分游击队的指挥官都在这一时期,特别是在与特种部队的配合中成长起来的。但是罗耀武只是战区司令,即便获得了部分政治权力,却不能代表整个国家。

事实上,这个问题并非只是游击队性质这么简单。

想得深入一些就能现,“游击队性质”只是一个表象,背后的主要问题,还是游击队的利益,特别是游击队在国家军事政治体制中的地位,以及游击队员在浴血奋战之后,到底能够得到哪些好处。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考虑个人问题,未免太低级了一些。

可现实就是如此,游击队员在保家卫国的战争中献出了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总不能什么追求也没有吧?

个人追求也是追求,而且在某些时候,个人追求与民族大义并不矛盾。

比如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有几名游击队的指挥官提出,在经历了这场浴火重生般的战争之后,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或者一种什么样的基本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每一个中国人的利益,避免再次生类似的事情。

事实上,这就是游击队抗争的根本所在。

游击队员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希望在击败敌人之后,建立一个更加开明的政权。

毫无疑问,罗耀武不能回答这些问题,也无法回答这些问题。

受此影响,这次原本计划只进行一天的会议,在当天结束之后并没散会。

下午的会议结束后,罗耀武就与推选出来的几个游击队代表返回北京,其他游击队的指挥官则带着新式电台回到了游击区。当时,罗耀武希望所有指挥官都留下来,但是最后他没有挽留那些打算离开的指挥官。

个中缘由,罗耀武心里也很清楚。

游击队指挥官在这一天提出的要求,实际上是在向中央政府难。出于自身安全,游击队指挥官肯定不愿意留下来。

最大的问题,在这个时候才真正暴露出来。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