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旺荣重振(2 / 2)

山遇旺荣重新打回了他的威风之后,再一次派出游骑开始四处抢掠,也利宁丛的地盘之上经常见到山遇旺荣的人马,他们不是抢劫其他部族的牛羊,就是将其余各州给也利宁丛送交的贡赋给强了去。只要得手立刻退入沙漠,让也利宁丛的人马无从追起。也利宁丛因为两次大败于山遇旺荣,只能采取守势而不是攻势,而郝连珏也因此时不时得到山遇旺荣的报捷以及得到他送来的战利品。</p>

任用山遇旺荣的招数得到成功,成功解决了也利宁丛对大燕的直接威胁,现在还重要的是解决中原对大燕的威胁,对于这个威胁,郝连珏积极派出使者与南方的诸侯沟通,同时就是开始挑拨大齐境内各手握雄兵的节度使与李全义的关系。在派出使者之中自然也有绕路前往蜀地的,此人就是崔承庆,他被派去成都劝说周庄希望周庄可以与大燕结盟。周庄在成都隆重招待了崔承庆,但是对于与大燕的结盟,周庄拒绝了。</p>

去年,李全义发大军北伐之时其实就是西蜀与靺鞨南北夹击的好机会,但是周庄却没有这么做。因为这么做意味着很有可能最后中原被灭,甚至大燕入主中原渡过了黄河。周庄虽然不承认大齐的正统性,但是他也不会容忍异族入主中原,驱逐靺鞨也是他周庄要完成的目标之一,因此他又怎么可能与大燕联合。崔承庆吃了一个闭门羹,但是周庄还是不忘了挖人才的,他看得出崔承庆此人是一个人才。</p>

周庄开的条件不错,是一个刺史的位置,比现在崔承庆在大燕当的官要高,但是崔承庆也给了周庄一个当头一棒,因为崔承庆毫不犹豫拒绝了。刺史不行,给中书侍郎,又拒绝了,给宰相还是拒绝了。周庄很是奇怪,问崔承庆为什么不愿辅佐大雍,却要向异族称臣。崔承庆的回答很简单,知遇之恩四个字。这四个字何等份量,周庄很清楚,也只好放崔承庆回去。而崔承庆回去之后郝连珏听说了这件事。很感慨,立马给了崔承庆涿州刺史,让崔承庆到地方历练。</p>

而郝连珏派去其他各路使者反馈回来的是,有一些诸侯对于与大燕联合态度并不是很积极,就连陶威因为上一次的教训也变得谨慎。倒是吕陟希望可以与大燕取得联系,希望可以与大燕结秦晋之好。其实这就是远交近攻吕陟想要发展受制于许多比他强的诸侯,因此引大燕为援也可以壮壮气势。而郝连珏此时除了广结外援之外,还有就是想办法防止李全义北上。郝连珏开始注重与大齐边境的防务。</p>

而李全义回到雒阳城之后,确实也在谋划是否还可以再一次调动部队北伐,但是他害怕历史重演,而且这一次大燕不会没有准备,因而在王枢与赵汉杰之间他采取了赵汉杰的主意,先打南方再打北方。不过王枢也因为筹谋北伐有公,加上柱国的头衔,封蔡国公。赵汉杰封为蜀国公,并且再次率军屯驻关中图谋伐蜀。而朝政其实就交给了王枢,大齐的朝政就由王枢一个人处理。为了缓解王枢的压力,李全义也提拔了两个官员为宰相帮助王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