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新济内乱(2 / 2)

&#12288;&#12288;外交的事情之中的谈判这些风光的工作是礼部的职责而领客署就是管管食宿。因此伊里夫没有看重那个机构,不过倒是给了昔原宗机会让朴龙春担任领客署令一职。这样他就有资格进入议政会议了,毕竟领客署就级别而言是与礼部一样的。而他金氏王后的父亲此时就是礼部令。</p>

&#12288;&#12288;毕竟大部分议政会议的贵族都支持伊里夫,来一个朴龙春也无所谓,于是朴龙春加入了议政会议。此时议政会议正好是十个人,除了朴龙春与金王后的父亲,都是上品贵族。按照自古以来的传统议政会议需要满场一致才可以通过命令,而因为金国仁朴彦升的加入议政会议就已经无法让伊里夫为所欲为了,但是也无法被昔原宗的控制,因为满场一致昔原宗也无法控制议政会议,那么主持议政会议的上大等就显得十分重要。</p>

&#12288;&#12288;就在朴龙春加入议政会议之后不久,昔原宗下令让朴龙春担任上大等而伊里夫就专任执事令。当然这个命令自然会得到伊里夫方面的反对。但是昔原宗理由很简单朴彦升是圣品,王室血统,而伊里夫是上品。在这个等级严格的国家这是怎么也无法突破的铁律。不过伊里夫方面还是一味抗争,并且准备单方面举行议政会议特别会议的形式让作出决议。</p>

&#12288;&#12288;这样昔原宗有了借口,这不就是分裂国家吗,昔原宗立刻派出军队准备抓捕伊里夫集团。但是伊里夫方面有了准备,他们逃离了新济国的首都,来到了外面召开会议宣布废去昔原宗的王位,迎昔南解,并且通知各贵族准备发兵对抗昔原宗。</p>

&#12288;&#12288;这些贵族联合起来的确实力不可小觑,几乎叛乱席卷了大半个新济国,贵族的私人部曲加起来有五万之众,而且还有部分官军的参与。他们把叛乱的大本营选在了当年罗耶国的首都大罗耶城,这座城是当年罗耶国的首都,经过罗耶国多位大王的扩建,虽说因为罗耶国的灭亡而不如当年繁华,但是谁也不可否认他的底子任然在,当年济国曾经围攻大罗耶城一年多都拿不下来,现在大罗耶城也不是那么好拿下的,而且大罗耶城内粮食储备足以供养军队。</p>

&#12288;&#12288;不过他们的对手是金国仁,他就是罗耶人,而且是罗耶王的后代,大罗耶城是他的家乡,他自然知道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而且伊里夫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让叛军先集中到大罗耶城,这样做他是怕被昔原宗各个击破,但是没想到却给金国仁一个围歼的好机会。金国仁率领的新济军很快扫荡了大罗耶城外围的叛军,而且此时朴龙春代表新济国出使了百封国,余福信给了昔原宗一个大礼物就是不干涉此次叛乱,当然在这之前他已经让昔南解去了大罗耶城,但是昔原宗用大量的财务换了百封国不出兵干涉,其实此时余福信也刚刚稳定内部,他需要处理一些内部的问题,无暇顾及外面。</p>

&#12288;&#12288;而高安国此时也在昔原宗使者的游说以及贿赂下按兵不动。当然这其中也有着高诵的原因,今年高安国收成不好,闹了水灾,此时也以救灾为主。这一下大罗耶城就成了一座孤城,而金国仁攻城的办法就是包围,然后切断水源,堵住大罗耶城的水源,不出几天叛军就断了水,变得毫无生气,纷纷出城投降,最终伊里夫,昔南解等人被俘,当然他们面临的就是昔原宗的惩罚,伊里夫被杀,昔南解因为是圣品不可杀,就被降低为上品,当然几天之后,在牢里死去,这样议政会议里面一下子空出来许多位置。</p>

&#12288;&#12288;昔原宗下令朴龙春为上大等,金国仁为上将军,兵部令,而执事令一职就给了他的弟弟葛文王昔日知。同时朴氏变为新任的后宫之主,而可怜的金姑娘就被废为庶人,不久之后就郁郁而终了。这一场变革就以这样的形式结束,一大帮贵族人头落地,一下子倒是解决了新济国的兵员与财源问题。</p>

&#12288;&#1228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