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岭南政局(1 / 2)

 &#12288;&#12288;高诵花了很长时间才让康玄弼明白他的所作所为目的为何。康玄弼是一个将军,但是在这些政治面前就显得比较单纯,因此对于这么复杂的政治考量他自然需要一些时间去明白与感悟。通过高诵的努力,康玄弼与白玄庆才能和谐地过好新年,而一场可能的兵谏被高诵消弭与无形。经历那么多变故,高诵成长起来了,而且他还有一个贤内助此时已经被封为定安长公主的妻子。</p>

夫妻两个人携手并进,一起打理着高安国现在并不大的江山。而且难能可贵的是长公主打理的高安国的后宫井井有条,而且长公主处处礼让高诵的原配妻子此时的淑嫔朴氏,朴氏对于公主也十分尊敬,毕竟他现在是高诵的正妻又是大燕的长公主。高诵因为有了这两个贤内助才能无后顾之忧地施展他的抱负。</p>

新的一年对于吕陟而言是他称帝的第二个年头,他现在是大粤王朝的皇帝,虽然王朝并不大,但是穿上了皇袍,称孤道寡。不过吕陟新的一年做得第一件事情是就是广选他境内的美女入宫。不少大粤的基层官员就把自己的女儿送入后宫,希望他们的女儿可以得到宠幸,最终让他的家族显赫起来。</p>

吕陟的原配是赵氏,可惜早在吕陟显赫之前马氏就已经香消玉殒了,因此对于吕陟来说这样一来,不就是没人可以管他了。他称帝之后没有立皇后,倒是立了一个宠妾马氏为昭仪。让她来统领后宫。但是这样问题也来了,那就是后宫就一个昭仪不足以让他其他的后妃服气。这样造成的就是后宫的争权夺利。</p>

吕陟更要命的是他与那些岭南豪族的女儿们生了不少的孩子。吕陟没有明确立谁是太子。这让他的后宫一众妃子都觉得自己的儿子有了机会。他的那些儿子,一个个都现在还是未成年的小孩子,但是一个个都已经呈献出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但是吕陟还是不准备立太子,就像让不立皇后一样,因为他不想太早分散他的君权。</p>

杨衡此时是大粤王朝的宰相,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自大雍末期以来,宰相担任中书令,尚书仆射,侍中这样的职务情况并不多,一般都是大功臣。而一般而言都是侍郎一级的官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而杨衡是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就表明三省之一的中书省就是他的领地。</p>

杨衡是吕岩提拔任用的,在岭南这块地盘之上也是一个老臣了,为岭南吕氏政权推荐了不少的官员,因此在朝堂之上也算有影响力的。对于吕陟来说是一个元老重臣。因此新的一年吕陟封杨衡为始兴县侯的爵位,并给三百户的食封。</p>

大粤王朝新年大朝会按照以前大雍的传统来办。但是没有什么万国来朝的场景。不过不要紧,吕陟让他控制之下各州派人过来参加朝会,搞得像是十分热闹的景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