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楚都寿春城(1 / 2)

秦宫 黑小言 0 字 2022-10-16

 芈夫人接下来寓意诡秘的话震惊了我正常思索的神经,完全颠覆了我理所应当的推论。</p>

“寿春乃是楚国最后一座未被攻破的城池,芈氏王族与项门忠烈必是会死守城墙,既是他们敢退至一城,那就有守住一城的把握,秦军想要轻易取之,怕是没那么容易的。</p>

秦楚之战局势变换如此之快,本宫想,其中的曲折迂回不会少了去。</p>

此前楚国那么多的城池被轻易攻破,除了秦军的强横实力令人招架之外,还极有可能是楚国故意弃之。”</p>

芈夫人说出的言语大惊了我,但她没有被我的情绪影响到,只是平静的淡笑着,对我说着楚国的目的。</p>

“楚国自知散兵扩土抵不住秦国六十万大军,他们想要保全主力退守至最后一城就着这个据点从长计议,为的是看时机与局势实情决定是坚守下去还是借机反攻,在他们谋得妙计,或者天时相助外力相携的优势下重夺疆土。”</p>

芈夫人的话让我意外,她这话对我说更是意外之外的意外。</p>

难不成,芈夫人对我说这些话,是想要拉拢我插手齐国外交之事,请我给齐国传递帮助楚国的求救讯息?</p>

我惊了自己一下,很快否定了我自己。</p>

应该不会,这些事情我和芈夫人想得出,齐楚两国国君更是早已预算了其可行性而付诸行动了——蔺继相没有倾全力出齐兵去协助楚国,我想齐楚双方的纠葛关联都已明了了,根本用不着我多嘴什么。</p>

那芈夫人和我说这些是要做什么?</p>

发发牢骚?自是不可能的,芈夫人被嬴政嫌弃着,她能够安坐七子夫人的位置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她把自己摆放在了“透明人”的角色,这个角色最大的特点,自是不插言王宫内务的任何事情。</p>

我一个总是被动陷入绝境的长使。芈夫人还不至于对我发牢骚惹闲言。</p>

我心里实在好奇她此番言论的用意,于是忍不住阐述了我自己的观点。</p>

“可——恕奴妾直言,奴妾听闻寿春城内除了大军将士之外。还有众多的王贵家眷与奴仆。那么多人生活在一座城池中,其他的事情不说。光是吃饭这个必须的现实就够头疼的了。</p>

王翦将军骁勇善战,谋略上更是智慧过人,他能够背负着王上急战的压力在国界处按兵不动一载,亦能坐等寿春城兵乏粮绝的服输时刻。</p>

局限于一座城就想要延战复国…夫人您是聪明人,可想而知其难度吧?”</p>

我意破但是没有言破。</p>

像是在等我的质疑出口一般,芈夫人听到后眼底的笑意甚为浓郁,她向我作答的话更是毫不含糊的直白。</p>

“王上自十七年开始出兵亡韩。秦国图谋天下版图之心便昭然若揭,各国国民人人自危,纷纷作出应对之法以防不测。</p>

楚国兵强马壮,自认有一搏之力。然则也同时清楚战争之事瞬息万变,谁也说不准成败之规律。</p>

虽是未存必败之心,然楚也做了完全的准备,寿春城便是被秦国攻破国境中楚国的最后一道绝地反击的机会。</p>

若是如表象来看,寿春城城墙外被秦兵围堵的虫蚊不过。那圈地为谋的打算自是要不攻自破的,然则七年的准备,又岂止是高耸的城墙那么简单呢?”</p>

她望向楚国的方向,念叨的声音像是在呐呐自语,神情越说越悲伤。</p>

我知道对外人评说自己国家的秘密——存亡一线的最后秘密是多么痛苦的事情。但我不知道芈夫人是否清楚她的听众里有我,若是她真是在自言自语,那我的听说便是一种罪过。</p>

我想要她清醒她自己在做什么,但她在说话,我又不能贸然退到别处去,只好正襟危坐又如坐针毡的陪着。</p>

芈夫人的言说依然在继续。</p>

“今时秦兵攻不进去那高高的城墙,到了春天他们也是要攻不进去的,因为里面的楚国臣民急不疯,也饿不死。”</p>

我垂眉,双手纠葛着绞扯手里的手帕,我懂“知道的越多就是非越多”的道理,而且芈夫人此时所言关乎两个超级大国的现时对垒,到时候万一出了什么事情,我听过芈夫人所言的罪过就是被人怀疑的一大原因。</p>

我进退不得,站不起也坐不定,只能把目光投向别处。</p>

在我装作不上心想要减缓些被或许有的祸事缠身可能性的时候,芈夫人突然专注看向我,语音也转换为相当认真的气色。</p>

“你一定不知道,寿春城的王宫内有很多事先挖掘好的地道,那些地道通往远近不一大大小小的山脉,山脉中人迹罕至之地都开垦出了荒地,会有专人去狩猎与栽种。</p>

这些起始于楚王宫的地道出口处在外面找寻颇为费神,且每个通道附近都藏有重兵把守,故而想要通过狭窄的通道攻入城中,也是不可取的。”</p>

我看着芈夫人决然的眼神,却似乎没有看到她的决然一般的茫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