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三十章 线索再现(2 / 2)

乱世权臣 苍蝇尾巴 0 字 11个月前

谢神策点了点头,他当然也看出来了,这块黄布其实只是个包装,里面不见了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专门检测过了,这东西,是用来装书或者其他纸制品的,不可能直接是玉玺。因为玉玺的话,就算没有盒子也该有高度大小,折痕对不上。而且黄布还被窝过......”

“或者是一张图之类的?”

“也不一定是玉玺,皇朝阁藏宝图什么的,也是有可能的。”

“你还真相信有皇朝阁啊?”

“既然都没有看见过,那又有谁能证明没有呢?”

皇朝阁只是一个传说,里面有大楚皇朝三百年的宝藏。龙袍凤冠,奇珍异宝,名家字画,大楚神兵,甚至是鬼谷子、黄石公、张寇之的不传兵法......

人们找了两百多年,死了不少人,却从来没人能找得到。

“据说是在西北的......”

周锦棉的话让谢神策精神一振。

“显然,你是在逗我......”

“是的,我就是在逗你。”

没有营养的对话很快被略过,谢神策与周锦棉的注意力又回到了那两块黄布上。

要说与玉玺无关,实在是不可能,最起码里面会有一张地图什么的。

然而里面的东西不见了。

“有这么几个疑点。首先,就是黄布。样式居然是百年以前的,而制造时间却只是十年前的,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如果那位制造官没有撒谎的话,这就是第一个谜团。”

“其次,如果里面是跟玉玺有关的线索的话,那么这个玉玺应该是一百年前就流落在外的,甚至有可能从来没有面世,一直有人在守护它。而这无疑与当年吴国因为玉玺亡国不符。”

“最后,这个玉玺......的线索,为什么会出现在京都呢?不要说玉玺就在京都,这个我不相信。在京都的话就只可能在陛下手中,断然不可能出现在什么民房中。”

谢神策捧着那块完整的布,想了想,说道:“为什么不可能在陛下手中呢?”

周锦棉像看白痴一样看着谢神策。

“如果在,我怎么可能不知道?缇骑一直在追查,我不记得有过半点线索。除了前年你送回来的黄布和碎木,这件事没有任何进展。”

谢神策默然,这样扑朔迷离的局面,并不是他愿意面对的。

“杨三枣的意思,是想用这块黄布制造一起风波。然而这是不现实的。它确实能够给一些人造成麻烦,但是远远不够伤筋动骨。因为我们没有更多的证据。而且这个时候陛下也不愿意我们闹事。讲武堂在即,要休养生息,陛下不会让我们乱来的。”

谢神策点头,顿了顿,说道:“你说的对,陛下不会让我们乱来。然而......在玉玺这个问题出现的同时,也为我们解决了之前的一个问题。”

“是的,终于有办法将那些烦人的小蜜蜂们引开了......”

......

......

秦都之中,郑克明与秦帝嬴嗣正在对话。

郑克明是晋国尚书,执掌吏部多年,其经验与见识都是嬴嗣所急于需要的。

解决了后顾之忧,如大部分人所想的那样,秦国正在准备东进。

郑克明无疑是秦国现如今最了解晋国弱点的人,这个时候他的建议,自然是极为重要的。秦帝嬴嗣将其倚为臂膀。

嬴嗣信任郑克明,自然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而最为不满的人,就是大将军白颜。

白颜不满很有道理——正是因为郑克明的“虚假情报”,从而让他损失了数百大白鱼骑兵。

在白颜看来,大白鱼骑兵比玉玺之类的,重要多了。

传国玉玺是什么玩意儿?

大秦国没有那东西,不是照样强大了两百年?反倒是有传国玉玺的吴国,一朝灰飞烟灭。

况且,徐欢冒死带回来的情报,对秦人并没有什么用处。因为线索还在晋国国内......

基于这个原因,大秦军方上下都对郑克明十分不喜。

他们不喜欢郑克明,郑克明却不能不喜欢他们,更不能与他们作对。

实际上郑克明在秦国一直深居简出,没有跟任何人做对过,姿态放的极低。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郑克明至今还没有惹上麻烦。

这时候,大司农百里兑求见。

嬴嗣宣见。

郑克明见百里兑来了,于是准备请辞。

“郑大人莫走,有一个情报,正需要您来鉴定。”

郑克明不知百里兑所说何事。

百里兑向嬴嗣行礼,嬴嗣赐座之后说道:“陛下,蜂房发现了传国玉玺的线索......”

(PS:第一章!晚上还有一章,大概照例是十一点多。)<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