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推司是几品?(2 / 2)

宋慈望着此人的背影,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当下收拾心情,对着身边尚有些傻的徐逍遥道:“本来宋某就想把你挖到提刑衙门,哪知还未等我开口,已然是喜从天降。徐推司,以后我们共事一处,可要好好亲近亲近了!”

锦袍人一走,大堂内的众人也是纷纷站起身来,虽然十之七八也如同徐逍遥一般,不知这推司是和玩艺,但也明白徐逍遥定是升官了,而且还是皇上亲口御封的,当下众人看着的徐逍遥的目光也变得炙热艳羡起来,和徐逍遥相熟的‘人’班众人更是纷纷上前贺喜。素来胆大的寇冲冠更是开口问道:“徐捕头,这推司是个几品官啊?”

徐逍遥也是对此莫衷一是,只好把救助的眼神望向宋慈,宋慈沉吟了片刻道:“提刑衙门之内共有两司,一为推司,一为法司,这‘推司’,宋某已然解释过了,至于这‘法司’则是负责量刑定罪。此两皆为提刑官的佐官,而且和提刑官一般都是差遣,并没有官秩之说,要论官秩品阶则要看此人官职为何。像宋某就是刑部郎中,无论有无差遣,差遣职责大小轻重,都是六品。像徐小哥这样的情况,圣旨之中并没有提及官职大小,不过既然有了差遣就已然脱吏成官,应该当是从九品吧。”

“啊?”寇冲冠满脸惊异之色,“皇上这么专程宣了一回圣旨,竟然封了一个从九品的官?这不是小题大做吗?”

宋慈摇头笑道:“这也未必,官员的品阶只是决定了其俸禄几何,但是手中实权还是要视其差遣而定。像徐兄弟这般,年纪轻轻就得此重任,可谓是前途无量。要知道临安城中有多少官员只有品阶官职,却苦无差遣在身啊!”宋慈说到这里,见几个捕快似乎还有不屑之色,当下便正声道:“官员之责无非为二,上维皇权,下泽黎民,岂能心存大小高低之念,若是心术不正,官心不纯,终不过是一遗臭万年之贪官污吏耳!你等可当记下了!”

众人都是被宋慈的勃然作色吓了一跳,当下纷纷点头应是,宋慈特别注意了徐逍遥的反应,见其神色自若,不由心中暗赞果然是赤子之心,可堪造就。

宋慈又是和徐逍遥私语了几句,因其还有不少有关李知廉一案的文书案卷要办,所以便先行一步,到后衙办事。

等到宋慈离去,众衙役捕快正要围上来说话,徐逍遥是个安耽的性子,心下又是为仙妮之事烦扰,哪有心思应付他们,当下抛下一句‘晚上湖月楼,我请’之后,又使了一个眼色示意寇冲冠等人替其挡驾,自己却是逃也似地离去。

这时堂外百姓已然走得十之七八,徐逍遥远远看见叶竹萱和钱安安的背影,想起叶大姐素来多智,正想追上前去讨个说法,看看她对于仙妮一事有何见解,却是不防横向里杀出一人,拦在了自己的身前。

徐逍遥定睛一看,却是一个面生的中年妇人,眉目之间带有几分悲凉之色,徐逍遥正要问话,妇人身形忽然一矮,竟然就要对着自己下跪,他连忙扶起妇人,道:“大姐,你我素不相识,怎么当得起如此大礼啊!”

那妇人却是摇了摇头,悲声道:“小妇人乃是张大经之妻,外子大仇得报,全赖徐捕头为其伸冤,自然当得起小妇人这一拜。”

徐逍遥闻言露出恍然之色,原来此人竟是张大经的遗孀,当下见礼道:“我做得不过是分内之事,倒是张大哥对徐某有救命大恩,才真是无以为报。张嫂子找我,可是有何用得着徐某的地方吗?”

妇人摇了摇头,却是从袖中取出一封信递到了徐逍遥手中,随即解释道:“外子留下嘱咐,若是其死于非命,而又得徐捕头伸冤的话,就请小妇人将此信交到你的手中,他说心中内容牵扯天大机密,还请徐捕头在无人之处拆阅,而且务必保守信中机密,否则恐惹杀身之祸。”

“杀身之祸?”徐逍遥接过信件,心中一阵犹疑,莫非张大经手中除了李知廉一案之外,还握有什么重要线索不成?

徐逍遥将信收于怀中,别过妇人之后,正想找个僻静之处拆信一观,怀中却是传出一阵悦耳歌声,徐逍遥看了一下天色,已然到了未时(下午一点到三点),心中不由一阵激动,莫非是女神驾临长兴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