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街轶事第二卷(2 / 2)

老钱笑着告诉吴踪:″你不就是个倒爷吗?又不是做实体经济的,只要你灵活,什么时候都能赚钱,你还可以做易货贸易吗!“

吴踪果然聪明,他对老钱说:″就是货换货对吧!″

老钱说道:″你沒听过五马倒六羊的故事吗?想当年晋商就是这样起家的,用南方的茶叶去口外换游牧人的皮毛,倒来倒去就成了富商,盖了豪宅,开了票号,富甲一方。现在这个机会又来了,不过不是倒茶叶和皮毛了,现在已经是后工业社会了,是用信息和知识赚钱的时代了,像你这样的大学生应该用你学的专业去开拓了。这就要看你的操作水平了,不要倒的什么都沒有了,哈哈!“

听了老钱的话,吴踪就跟三伏天吃了一根冰棍一样爽快,这不就是这些天自己苦思冥想的吗?让老钱一席话道破了。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吴建平问老钱道:″你看将来这发展的趋势是什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老钱说道:″还是一切回归自然,具体的我也说不上来,不过还是得顺势而动,不能逆天而行,只要你有了第一桶金,有了原始的资本积累,下一步就好说了。“

老钱的话让吴踪异常的兴奋,很多的话也是他想过的,但只是没有得到任何肯定和验证,今天能从老钱嘴里做了总结,可见英雄所见略同,不枉此行。

吴建平虽说文化水平不高,却也能理解老钱话里的意思,老钱懂得多有文化但并不一定能自己下海去干,毕竞人家是端着公家的铁饭碗,况且年龄也大了,只想平平安安的度晚年了。他给吴建平帮忙,无非是各取所需,不像吴建平没有任何牵挂,只能向前走这一条路,穷则思变,最重要的是吴建平还算是个遵守游戏规则的人,在他的身上还有朴实的农民最基本的品德。

让吴忠没有想到的是他的开局是如此的顺利,这一切的机遇是乎一改他在众人眼里沉默寡言的形象,他从此就跟放开大坝闸门的洪水一样,一泄千里地向前冲去。可吴踪那时还不知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过程是痛苦的,为了铭志,他还让人写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势坤,以厚德载物。

理论上的东西要想和实践绝对的一致哪是不可能的,有的可能还会大相径庭。

这时的吴踪还停留在理论上,虽然吴建平现在已经有了一些人脉和基础,但还不是什么挣了钱的人。

利用关系捣腾出来的物资,都得打点给别人回扣,没有代价的买卖,是没有人帮你干的,又不是巧取豪夺,你吴建平算什么?就是一个从山里来的穷小子,如果小气,没人理你。大方装也得装下去。不过像吴建平这么能看长远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从农村出来到城里混饭的不是混不下去了,就是到老还是穷光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有的人用力,锻炼了四肢,吴建平用心锻练了大脑。连吴踪对他的大方行事也望尘未及,甚至一度鄙视,这和学历无关,和性情有关。土匪出身的人能当将军,要饭的能做皇帝,百无一用是书生。

过节的时候吴建平又要送礼了,看着成车的礼物,吴踪只能咂舌头,可吴建平并不为所动。

即然是舀浮油,就不是长期持续的生意,吴建平还在找寻着干实体经济,这时候的服务行业还是方兴未艾的时期。有个叫三轮子的朋友想开一家饭店,一个人没哪么多资金,吴建平也想开饭店,一个人也开不起来。两人商量合伙一起干,可三轮子不务正业,三轮子爱赌博,喜欢玩女人。三下两下就欠了外债,吴建平并不恼,自己把饭店接下来干,硬咬牙把三轮子的股份慢慢地退了,饭店最终成了吴建平的了。

吴踪要看的是吴建平怎么白手起家,怎么聚起众人的资金再将股份慢慢地变成自已一个人的,那就是熬,熬不过的就走了,但终不会和吴建平撕破脸皮,只有他有这种耐性,靠着不断负债,还债苦撑着,只要有地方在就倒不了。

除了舀浮油,吴建平还是要占地方,这吴踪玩不来,他这一辈子最不愿意有累坠,喜欢独往独来,不愿意扎堆。吴建平天生就有号召力,做什么事都轰轰烈烈。两个人应该互补,可吴踪心里却自有自己的打算,他现在还不知道他要干的舀浮油也好,五马倒六羊也好,也是在走江湖,也充满了艰辛和变数。

刚开饭店时的吴建平经常被街上的混混们来吃霸王餐,黑的得摆平,白的来了也得应付,你没背景,没势力很难干,強龙不压地头蛇。

吴建平只能找了两个本地的混混大龙和小叉跟着自己。白的来了吴建平找老钱帮忙,黑的来了找大龙和小叉帮忙。买卖不好的时候吴建平得亲自跑到饭店门口吆喝客人,寒来暑往,没有分别。

没有感同身受,吴踪永远和吴建平想的都有差异,为了顾及面子,吴踪并没有说出来。

老钱的建议是让吴建平趁着现在地价便宜,在市区的边上买一块地,这在当时应该是个很英明的决定,可在吴踪看来是乎荒谬之极,因为他还不知道有地的概念是什么。

也许是吴建平傻,也许是农民出身的吴建平对土地的眷恋,虽然他从小跟他爹只种过几年地,可那都是集体的地,都是公家的地,他从来没想过要有自己的地,虽然只有使用权,那也是他的地,他有绝对的支配权,他欣然荅应了老钱的提意,决定去买一块地。

地虽便宜,但钱从哪来,老钱提出他可以帮吴建平去贷款,但要一次性收取百分之十的好处费。够黑!吴踪骂道。这不是明抢吗?吴建平说,有时候在外面混就是要被人家明抢也得受着,谁让你要用人家呢?小不忍则乱大谋。吴建平小学水平,只能说这一句话了。

吴踪心里讥讽吴建平弱智,自己在打着自己的算盘,他不想自己像吴建平一样让别人占这样的便宜,他要找出一条捷径来,不要这样的攻城,像愚味的曾国藩一样,只会打呆仗。他要发明一种快捷便利的方法,在别人没有察觉的时候,他已经漂遥成仙了。

虽然这些年来,吴建平通过舀浮油存了一点积蓄,但离买地的钱还差着不少,他现在只能指望着老钱帮他利用关系到县里去跑贷款了,这在吴踪看来更是荒诞不经的事情,借钱去买毫无用处的东西,是一种拙笨的行为。

吴踪终于开始了自己全新的思路,这就是吴建平提出的找一个经营单位先落脚,大树地下好乘凉,挑起大旗,做个虎皮,老天造化,大势所趋,厂子里成立了经营公司,第三产业,吴踪迎来了自已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