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激动的韩非(2 / 2)

李斯心中一咯噔。他的第一反应是嬴政所指的莫非是廷尉的位子?韩非素以法术闻名授以廷尉之位的确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可是如果韩非做了廷尉占了他李斯的位子那他李斯又该往何处安置呢?李斯转念再一想不禁暗笑自己太过敏感。看嬴政现在的脸色分明正在生着韩非的气这一问的答案想来绝对不会是什么好话。

嬴政不待李斯回答已是冷哼一声拍了拍自己的宝座道最适合韩非的是这个位子!

嬴政一言即出李斯陡然觉出一阵杀气。从韩非的书中已经很容易让人感到他有意无意地时常以王者自居再考虑到刚才他向嬴政进言时的压迫性和攻击性几乎是在代嬴政拿主意嬴政说出这样的话来虽然过激却也在情理之中。在嬴政看来韩非并非一个可以做人臣的人。而如果嬴政对韩非一直抱着这样的观感那韩非可就难逃性命之忧了。

对君王来说不足为人臣者只能有一种解决之道——杀无赦。

李斯小心说道大王还请息怒。臣与韩非当年同受业于荀子门下素知其为人。韩非招怒于大王乃一时失状然究其内心实无不臣之想。

嬴政意稍解道寡人先读其书后闻其论仿佛非同一人也。韩非献此二策意在何为?

嬴政此问让李斯陷入尴尬之中。韩非啊韩非嘴长在你身上你自然可以想怎样说便怎样说。然而你献的这两个计策分明都是在和我对着干而且事先连招呼也没打一个可谓是突然难。

想当年郑国一案在秦国闹得沸沸扬扬所谓“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是我李斯逆潮流而动费尽心机乃至赌上了自己的政治生命百般营救这才让嬴政回心转意赦免郑国不死。而你韩非一来就想拿郑国开刀不是要割郑国的盲肠而是要取郑国的性命!一旦这案被你翻了过来那我李斯还有何威信可言?

至于你韩非的第二个计策主张重用宗室削弱异姓用心不可谓不冷峻刻毒。如果成真那就不单单是我李斯个人利益受损的问题了。你这是对我的《谏逐客书》的反动是企图否定秦国数百年来的立国之道是想要嬴政开历史的倒车!

韩非献策的动机李斯自然也能猜出十之**。他了解韩非韩非是一个永远分得清轻重缓急的人雅言之可以说是“吾道一以贯之”。通俗地讲就是认准之事必一根筋到底。韩非之所以献上这两条笨拙的计策绝不是因为老糊涂了其目的还是不外乎削弱秦国为韩国的生存作悲壮的努力。

如果李斯想对韩非落井下石的话此刻无疑是一个最佳时机。然而李斯并无意置韩非于死地。他之所以搜集韩非的著作并蓄意让嬴政看到正是希望能和韩非一道事秦统一天下共襄伟业。因此尽管韩非今天的所作所为让他愤怒不已李斯还是以为韩非有资格得到第二次机会。不为别的只因为:这世上只有一个韩非。

李斯于是道大王有用韩非之心是以韩非一策不合故尔动怒。而微臣以为韩非其人固然当用然又不可急用。

嬴政道廷尉的意思是……

李斯道韩非为韩公子人虽在秦心不能忘故国。有韩一日韩非终不忍背韩事秦。臣以为必待灭韩之后韩非断了故国之思这才能为大王所用。

嬴政沉吟未决李斯再道大王能容尉缭自当也能容韩非。

李斯的意思嬴政自然是明白的。把韩非像尉缭那样供着就算韩非出工不出活对秦国也是意味着莫大的利益。嬴政心结既解于是大笑道寡人盛怒之下不暇熟虑。还是廷尉老成持重谋事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