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刘邦鸿门脱险(1 / 2)

 《鸿门宴》是高中语文课本的一篇课文,是很多莘莘学子熟知的历史故事,也是司马迁在《史记》里记载的真实历史故事,可是我总结樊哙一个屠狗之辈,大胆也闯入宴会酒席之上,应该不假,但是他对项羽的那段独白有点不像是出自一个屠狗卖肉的粗鲁之人之口:樊哙嘴里说出来的原话。

《鸿门宴》这篇课文其实取材于司马迁的《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上两章我们说了刘邦是如何应邀赴宴的,这章就来聊聊刘邦在项羽军鸿门的军营里的宴会上是如何脱险的!

天刚蒙蒙亮,刘邦就领随从百余人,个个骑着战马,往新丰鸿门见项羽。刘邦一路上心情总是很压抑,不时便叫张良到他跟前说:“先生,此行我很忧虑,恐有危险,先生如何应对?”

张良语重心长地劝慰说:“明公不必过于忧心,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们昨日所说的,您务必记在心中,自然无事!”

刘邦与张良正聊着,忽然路上出现一支军马堵住去路,为首一将是英布,其他士卒穿着铠甲,似乎是在执行什么任务。英布便朝刘邦他们大声呼喊道:“末将奉鲁公之命,特来在此迎接沛公,已尽昔日兄弟之情。”

刘邦与张良他们也跟英布寒暄了几句礼貌客气之话,英布一干人在前带路,刘邦他们随后。刘邦等百余人来到鸿门军营门前,远远看见一位穿着儒雅的中年男子,立于辕门道侧。

看见刘邦一干人到来,那儒雅中年男子近前就说:“都尉陈平奉鲁公之命,迎接沛公赴宴。”

刘邦听着陈平的迎接话,眼睛正瞟着楚营内的风景,只见营中的士兵个个戎装待发,士卒操练的撕喊声频频传到耳中,站在原地愣了一阵,默不作声。

陈平看出了刘邦慌张的表情和压抑的心情,马上就来上一句:“鲁公说,如果沛公带队来,营帐空间有限,只允许一员佐将跟随刘邦入营赴宴,其他人一律在营外等候。”

陈平话音刚落,刘邦身边的人内心有一百个不愿意和不喜欢听到这样的话,但又无可奈何,只能忍气吞声在辕门外等候。

张良马上就说:“陈都尉既然奉鲁公有命,我们其他人自然不敢违抗硬闯入营,为难陈都尉!”

刘邦向着其余将佐说:“诸位将军,大家暂时在营外等候一下,我和张先生去去就出来,大家务必安守待命。”

陈平领着刘邦和张良进入项羽早已准备好酒宴的军帐里。

刘邦向项羽谢罪说:“我和上将军奉怀王之命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没有料到自己能先进入关中。昨日收到上将军的邀请,丝毫不敢懈怠,今日天黑没亮就骑马赶过来了。你我兄弟之间,只因其中有小人谣言,致使你我之间发生误会!”

项羽漫不经心地听着刘邦的谢罪之言,毫无在意,怒目而视地说说:“沛公你有三罪,可知乎?”

刘邦答道:“我刘邦原来只是沛县一个小小亭长,现在贵为一郡之长,被封为武安君,已知足矣!自投靠项梁及将军以来,凡事唯武信君及明公马首是瞻,岂敢有非分之想!”

项羽听了很无奈,也知道刘邦是有意避开正面回答。项羽也不跟刘邦兜圈子,对刘邦说:“足下招纳降王子婴,不知王命,擅自做主,其罪一也;擅自废除秦法,私自颁布法典,收买人心,想做关中为王统治秦地,其罪二也;遣将据关,阻诸侯之兵,其罪三也。有此三罪,为何不知?”

站在刘邦身旁的张良,听到项羽此番问话,内心不知有多担心和害怕刘邦会语无伦次或回答不慎被怀疑。

张良不时地眼瞅着酒席中的帐内范增、项伯、龙且、季布、钟离昧等人,在两边依次而坐,项羽端着酒杯喝着小酒,高高地坐在主席之上,虎视着帐内的一切。

刘邦面不改色,扑通地跪在地说:“上将军,容刘邦一言,申明心意。秦王子婴真心投降,所以不忍心杀之,确实有独擅之嫌。秦之律法,害民不浅,不速为更改,存之一日,则民多受一日之苦。至于遣将据关,非阻上将军及诸侯军,唯恐秦之余党复作和死灰复燃,不可不防。自上将军入关以来,从不敢有非分之想,还军灞上。如今又受到上将军之邀请赴宴,实乃刘邦之幸,还望鲁公明鉴!”

项羽是个性刚之人,喜欢别人在他面前说一些奉承他的好话,听了刘邦这话,上前扶起刘邦,又见刘邦额头磕得头破血流,之前杀刘邦的心情,即刻产生了怜悯之心,对刘邦毫无杀意。于是请刘邦和张良入席坐下来。

范增坐在席上,看见他与项羽事先设计地上计被刘邦破解,内心真的佩服刘邦的临机应变能力,站在张良身边的张良也替刘邦捏了一把冷汗。

范增见第一计不成,在刘邦与张良刚坐下,就迫不及待地频频地向项羽使眼色,多次举起他身上佩戴的玉玦暗示项羽,项羽却多次没有回应。范增眼瞅着第二计又要夭折胎中,内心那个恨啊,但又不能表现出来。

范增内心如火山爆发,有说不出的五味杂陈,他万万没有想不到刘邦会用诉苦加自残的方式来求得和博得项羽的同情,之后他的第二计又不攻自破。

范增见两计失败,就开始实施他的第三计,开始示意陈平向刘邦倒酒和敬酒,于是在座的楚军将领纷纷轮流向刘邦敬酒。范增可能不曾想到,刘邦曾经也是在沛县常泡酒馆酗酒的公子哥,那会轻易地被他们灌醉。

范增眼看第三计很快又全面溃败,内心真是后悔自己出的这些馊主意。酒过三巡,他们在酒宴之上吃喝了两三个小时,范增突然站起温和地说:“诸位,老巧不胜酒力,想出去方便一下,你们接着吃喝,我出去一下就回来。”

张良发现刘邦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睿智和厉害,内心对刘邦又多了几分敬意。张良见范增这一起身出去,甚是担忧,觉得范增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

范增出席找到项庄(项羽堂弟)便说:“君王(项羽)对人有些心慈手软。你进去后,上前为他敬酒,敬完酒,就请求舞剑,舞剑过程中趁机把刘邦那老小子杀了,否则以后我们都会被他俘虏的!”

项庄授范增之意,进了酒席,在酒席之上揖礼介绍了自己,先向酒席之下的诸位敬酒,然后向主席之上的项羽敬酒。项庄一一敬完酒后便说:“君王与沛公,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请让我舞剑吧?”

项羽略有几分醉意地说:“好,那就舞剑助助酒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对此在酒席之上的人,楚军诸将和张良心理都明白。项伯在前天晚上已与刘邦结为儿女亲家,也知道项庄舞剑并不是侄儿项羽的旨意,于是也仗剑起舞,与项庄对武,所以项庄舞剑没有得逞!

张良看到情况不妙,马上跟项羽说要出去解手一下,借机出去找到樊哙等人。张良走到辕门旁,樊哙等人急忙靠近问道:“先生你们进去,这都中午了,酒宴上的情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