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五帝归位(2 / 2)

庆都成婚以后仍留住娘家,某年春正月末,庆都与父母坐上小船于三河之上游览,正午时出现了一条飞舞的赤龙。

第二天又出现了形体小些的赤龙,晚上,庆都睡不着,闭着双眼还不由得抿嘴发笑。

朦胧中,阴风四合,赤龙扑上她身,醒来时身上还留下腥臭的涎水沫子,身旁留下一张沾满涎水沫的画儿,上面画着一个红色的人像,脸形上锐下丰满,八采眉,长头发,画上写着:亦受天佑。

之后,她就怀孕了。

过了十四个月,她生下一个儿子,竟生得和图上画的人一模一样。孝子帝喾的母亲却在这时候去世了,帝喾为母亲的去世哭得成了泪人儿,之后为母亲一连服孝三年,完全顾不上庆都和儿子的事。

庆都带着儿子住在娘家,直把儿子抚养到十岁,才让他回到父亲的身边,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帝尧。

所以帝尧小时先随外祖父家的姓为伊祁(耆)氏,后又称陶唐氏。

帝师乃是合兹(捳芸鵬)和玉鼎真人(藿剑华)。

水帝帝尧陶唐氏一生完善政治体系,治理水患,完善历法,访纳贤能,勤俭听谏,创造发明了酒,还创造了围棋。

仅在位二十八年,帝尧陶唐氏就功德圆满,传位于火帝舜(天吴-簧璟瑜-封印中),然后证得水帝人道圣人果位,去往火云洞。

相传舜帝重瞳,乃舜母感枢星之精华而生。

帝师是夸父(锅惊飞)与道行天尊(酥油鹏)。

传说后世《二十四孝》中第一孝就是舜的故事。

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嚚,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尧死以后,舜在政治上又有一番大的兴革。原已举用的大禹、皋陶、契、弃、伯夷、夔、龙、垂、益等人,职责都不明确,此时舜命禹担任司空,治理水土;命弃担任后稷,掌管农业;命契担任司徒,推行教化;命皋陶担任“士”,执掌刑法;命垂担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担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担任“秩宗”,主持礼仪;命夔为乐官,掌管音乐和教育;命龙担任“纳言”,负责发布命令,收集意见。还规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绩,由考察三次的结果决定提升或罢免。通过这样的整顿,“庶绩咸熙”,各项工作都出现了新面貌。上述这些人都建树了辉煌的业绩,而其中禹的成就最大,

他尽心治理水患,身为表率,凿山通泽,疏导河流,终于治服了洪水,使天下人民安居乐业。

舜非严刑罚,重禁令,而民归之矣。

火帝帝舜功德圆满,功成身退,封禅泰山传位于土帝帝禹(共工-賈艿晾-封印中),然后证道人道圣人果位。

然后,去往火云洞……

水帝禹,继位后,国号夏,自认夏朝第一任帝王,百姓也称他夏禹。

也是由他开始,结束了禅位制,从此进入家天下的时代。

帝师为相柳(柏敬停)和清虚道德天尊(潘悦铭)。

夏建立后,大禹在涂山尽早召开诸侯大会,以检讨自己的过失。

这次涂山之会,一般被认为是夏王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

到了正式大会的日子,大禹穿了法服,手执玄圭,站在台上,四方诸侯按着他国土的方向两面分列,齐向大禹稽首为礼,大禹在台上亦稽首答礼。

礼毕之后,夏禹大声向诸侯说道:“我德薄能鲜,不足以服众,召集大家开这个大会,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恳切的责备、规戒、劝喻,使我知过,使我改过。我胼手胝足,平治水土,虽略有微劳,但生平所最兢兢自戒的是个骄字。先帝亦常以此来告诫我说:‘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如果我有骄傲矜伐之处,请大家当面告知,否则就是教我不仁啊!对大家的教诲,我将洗耳恭听。”

大家都明白禹受命于天,原本对大禹有意见的诸侯看到大禹这种态度,也都表示敬重佩服,消除了原先的疑虑。

史书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大禹时期,洪水泛滥,为了治水,他铸开山斧,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治水一辈子,不是在治水过程中,就是在治水的路上。

大禹“疏川导滞”、“合通四海”、“尽力乎沟洫”,所以相传洛河、伊河也都是大禹疏浚开凿的。

龙门山以南是一望无际的汪洋,人民窘困不堪,溺死甚多。

大禹深知遭受洪水的苦难。

大禹治理洪水,率领人民疏九河、导百川,终于迫使洪水归流大海,伊阙也就是这时开凿的。

甚至留下后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

大禹更是取首山之铜,铸九鼎以镇九州,彻底确立了华夏人族文明源远流长的根基。

水帝大禹功德圆满之时,于泰山之巅封禅传位于夏启…正式结束了五帝时代。

他证得人道圣人果位后,也没交代人皇夏启,就直接消失去了火云洞。

因为人道八位圣人,已经全部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