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完了小何民,还有一个7岁的白哈巴,辛吾就和马尕娃一组,再让康荦山和金藏一组进行备份轮换。
所有的大孩子,解决了两个最小的小朋友,就这样,这支“儿童团”又艰难地走了将近两、三公里,终于看到了一个小山坡,山坡之上,长着孤零零的一棵胡杨树,在这下面有一片难得的阴凉。
“看到了吗?咱们就在那里休息一下!大家再加油坚持一下下,很快就到了!”
白哈巴正在康荦山和金藏双手搭建的“宝座”上,辛吾就有了机会,给大家遥遥地指了一下第一个“休息站”。
孩子们此时觉得自己身体里所有的水分,都已经被太阳烤干了,现在已经是在往外渗“人油”了,每个人都张着嘴,大喘着气,空气中一丝水气也没有,这样张嘴行动,就更加干渴难耐了。
脚步也沉重地不行,好几个孩子的脚都磨出了血泡,走得越发艰难了。
从辛吾指点目的地,到大家终于真实地到达那块难得的阴影,一共花了大约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就要到达的前十几步,一直按“规矩”保持着队形,全打乱了,所有的孩子,都加快了脚步,冲到了那片难得的阴影里,一屁股坐进了沙地里,也不管什么石头会不会把屁股硌疼了,先坐下,再挪窝。
地方小人多,孩子们就前后同向叠加着坐,大的在后面,小的在前,总算是所有人都享受到了这难得的阴凉。
小何民和白哈巴这一路被抬着走,体力恢复得最快,于是他俩首先缓过劲儿来,就想着,能为大家做点什么,表示感谢。
白哈巴是龟兹人,对这里的地形和气候很适应,他知道,有树就有水,这个坡上有一棵胡杨树,那么树底下往下挖,就一定能挖出水来。
于是他给小何民一说,两个小朋友就率先跑到胡杨树下附近,脱下鞋子,用这个硬鞋底当铲子,开始挖。
辛吾看到这俩孩子这么有心,当然不忍心让这么小的孩子干活,而自己一边歇着。于是也就走过去,加入了挖沙的行动组中。
这片的沙土,已经具备了沙漠的全部特质,地表土全为细沙,是常年风吹塑造的,挖起来还不算很吃力,颇有一些在海边挖沙捉蟹的感觉。不过,这里可没有蟹,孩子们也并不指望挖出什么可以吃的来,只要水,只要能有一点点湿度,哪怕只是一把含水的湿沙子也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