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笔下自有正气出(2 / 2)

神灵信仰,必须诚心祭拜才行,否则神灵就无法获得香火念力。通衢县地方偏僻,最近几年根本没有出过战乱瘟疫,百姓安居乐业,因此敬神之心日渐。

即使年末岁初到土地庙上香,大多也是敷衍了事。拜神没有诚意,自然不会有香火念力产生。

王家村附近邪灵占据青姑神位的事情他早已经知晓,而且刻意纵容,养贼自重。邪灵造成的危害越大,附近的百姓就会心生恐惧,诚心到土地庙祈求保佑平安,这样以来,自己只要除掉邪灵就能广纳信仰。

而且斩杀这种惹出人怨的邪灵,上天还会有功德降下。

哪知道辛辛苦苦一番筹划,眼看快到收割的时候,结果却被人毁掉,土地神自然恼怒万分。

“禀土地,小的已经打探清楚,是一个书生破了青姑庙”鬼仆急忙跪下,恭恭敬敬的回答。

“书生,什么书生能有这么大本领!”土地神怒急反笑,开口急问道。

“小的不知”

“废物,让你打探消息,竟敢糊弄我。”土地神飞起一脚,将鬼仆蹬出几丈远。

明白主上的脾气,那鬼仆受到惩罚也不敢反抗,急忙又跪倒跟前。

一夜无话,第二天王启年已经醒来,只是神智仍有些不清醒。常晋不是医生,没有办法治病,只得让王员外派人去县里请了个有名的大夫前来医治。

大夫把过脉后,直言王启年这是行房过度所致,一身阳气几乎丢泄干净,只能慢慢调理。没有几个月时间,恐怕不能从床上站起。

王员外听到此话,嚎头大哭起来。

其实对王启年来说,这已经算是很好的结果了。如果不是常晋出手相助,他最终只会落得个精尽人亡的下场。

相信经历过此事,王启年也会改掉好女色的毛病。

待那大夫离开,常晋也想告辞。可是王员外仍拦着不让走,说是儿子身体正虚,如果他没在这里,再被鬼物附身怎么办。

看来这老爷子吓怕了,只是常晋确实不能久留。

正发愁之际,忽然想起自己写字的情境。那白素素曾经称赞他笔下有浩然之气,鬼神皆不敢靠近。自己何不在王启年房中留下一幅墨宝,这样就能阻隔鬼物。

他将这个想法说出,王员外急忙吩咐下人取来文房四宝。

等笔墨准备好,常晋并没有立刻提笔书写,而是端坐在书桌前,一遍遍默诵着古诗,想象诗中的意境。

渐渐地,他感觉脑海中的神笔赤气喷发,化作一股浩然之气在体内奔腾流动。那气息越来越大,几乎让人不吐不快。

在达到顶峰的瞬间,常晋猛然抓过狼毫笔,笔尖在砚台内一点,随即提起。

手腕抖动,一丝赤气落入笔端。

王员外站在远处,只觉得眼前这少年握着毛笔的瞬间,整个人气势都变了,仿佛一把出鞘的宝剑,锐利无比。

顾盼之间,目光如电,令人心生瞻仰之心。

笔尖在宣纸上蛇走龙飞,下笔便犹如神助,爽快淋漓之极。一口气尽,几行诗词已经跃然宣纸上。常晋将狼毫笔重新放回,这才长吁了口气。

“贤侄,写好了,让伯父看看!”王员外急不可耐的凑过去。

只见那宣纸上几行草书历历在目: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只手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好,写得好!”王员外心悦诚服的赞叹,他年轻时也曾进学读书,虽然没什么才华,但基本的欣赏能力还是有的。只觉得这首诗中蕴藏着一种大气磅礴的东西,让人读过后胸中满满,忍不住想要仰天长啸。

“伯父谬赞了”常晋谦虚一句,贯休和尚这首《献钱尚父》他在前世地球上很喜欢,刚才想写诗词时,几乎是本能在脑海中出现。

幸亏这方世界的大燕王朝也分为十四州,所以没有什么不解之处。只是从未听说有贯休和尚,恐怕这诗词传出去就要落在自己脑袋上了。

有这首诗词,王员外也不再阻拦,临走时特意命下人送上致谢纹银五十两。

这次常晋坚决推辞掉,银钱虽好,却不是他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