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好戏连台(二)(2 / 2)

玉米已经传到中国的南方一带,朱厚熜赶紧命人在江南诸省引种并逐步推广到北方。红薯和土豆却还没有传到中国,他就绘影画图,让汪直留心在东南亚一带寻找这两种“社稷重宝”。皇天不负苦心人,更不会负有心人,果然被汪直找到了灾荒之年救活了无数百姓,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救命谷”的番薯。

为了稳妥起见,朱厚熜先让督办海市钦差大臣高拱在福建、广东一带小面积试种,没想到嘉靖二十五年头茬引种就大获丰收。朱厚熜大为高兴,特赐名曰“红薯”,一方面责令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大面积推广种植,另一方面又命高拱在奉调回京的路途上,给应天府和浙江、湖广等省留下了大批红薯,在江南诸省试种,由福建、广东派出有经验的农民做技术员,向江南诸省百姓传授种植经验。此外,嘉靖二十五年秋,山东莱州遭了水灾,当地丧尽天良的官员隐瞒灾情不报,迟至次年三月份的会试大比才被新科进士杨继盛揭露了出来,其时已经误了春耕,朱厚熜将有在江南和北直隶两地组织百姓引种玉米经验的胡宗宪从顺天府大兴知县任上擢升为山东正四品莱州知府,即刻赴任,督促当地百姓引种玉米和红薯,尽快渡过饥荒之年。本是死马当活马医,反正要朝廷发赈救济灾民,就权当是种了一块试验田,没想到运气真是不错,头一茬就大获丰收。

不过,从各省报告的情况看,老百姓种植玉米和红薯的积极性也不都是很高,象应天府、浙江两省因为大部分稻田改种桑棉,老百姓就愿意多种产量高的番薯来当作搭配谷物的口粮;而素来有“湖广熟,天下足”美称的湖广等省田亩甚多,老百姓就要讲究个饮食习惯挑剔个食物口感,只是个别田地少、生活艰难的群众愿意种植。这也在情理之中,朱厚熜赶紧命内阁给各省下急递,绝对不允许他们用粗暴的行政干预迫使老百姓种植番薯,另外还让福建、广东的农民技术员移师河南、陕西、山西等黄河流域诸省和四川、广西等省,继续推广种植,准备用逐步推进的方法把番薯的种植区域扩展到全国。

贪心不足的朱厚熜此刻又在心里泛起了嘀咕:为什么西班牙那些万恶的殖民者还不把马铃薯也传到东南亚、传到中国来呢?那玩意适应性强,产量高,又不需要很肥沃的土地,能够生长在很恶劣的环境,在中国的大部分山区都能种植,在朕原来的那个时空,要找出没有种植马铃薯的省份都很难。要是能一次性地将这三大高产农作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大明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你们如果再不把它传到东南亚的话,就别怪朕不客气了,朕说什么也要派人到美洲去一趟,为了马铃薯,朕不惜跟你们在美洲大打出手,顺便还能把受苦受难的拉美阶级兄弟解放了!

美洲还盛产黄金、白银,你们在东南亚买我们大明丝绸、瓷器和茶叶的白银大概都是从那里运来的,我们大明的海运能力也不弱,就不麻烦你们当运输大队长了……

美洲还有可可、咖啡……

哦,还有烟草……

好想抽根烟……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