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大义灭亲(2 / 2)

海瑞想了想,才说:“海瑞方才已说过,定会将今日所受之辱全然忘却。只是,海瑞尚有一事不明,还请郡马爷不吝赐知。”

“海大人请讲。”

“不知皇上是何时将海瑞参劾王爷一事告知郡马爷的?若不算是朝廷机密,可否告知海瑞?”

“当然不算什么朝廷机密,我也不好瞒着海大人。”赵隐说:“本月初六,皇上专门召见了我,已将此事告知于我。”

原来,在接到海瑞奏疏之后,朱厚熜左思右想,还是坚信海瑞绝对不会说谎骗自己,就在给张居正下密旨命其暗中调查此事后不久,召在禁军任职的赵隐入宫觐见,向他告知了海瑞上疏弹劾荣王阿宝盗墓一事,命他即刻回乡把阿宝接到京城来。此举用意不外乎有两个:一是不让阿宝那个祸根继续留在江南给朱家皇族丢人现眼,谅他也没有胆子在天子脚下胡作非为;二来也是想在事态尚未恶化之前,将阿宝弄走,免得事情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海瑞愣了一下,随即眼眶之中流出了滚滚热泪,面向着北方跪了下来,哽咽着说:“吾皇圣明!微臣海瑞有负圣心厚望,罪该万死,罪该万死啊!”

皇上的这两层用意,海瑞也是看得清清楚楚,他之所以要问皇上召见赵隐的时间,只是想知道皇上是否信任他。听赵隐说是本月初六,那时奉密旨暗中调查此事的张居正兴许还没有回到南直隶,张居正回奏皇上为自己进行佐证的奏疏大概也还没有拜发,皇上就已经安排赵隐回江南,可见皇上对自己深信不疑,不待张居正明白回奏便做了决定。虽说一边是天家至亲、皇上的嫡亲堂弟;另一边是自己这个区区的六品芝麻官,皇上却能如此信任自己,怎能不让海瑞激动莫名?

说真的,今日遭受荣王千岁那样的肆意凌辱,海瑞曾想要一死抗争以全名节;后来见到封治乾和邓志杰两人那样丧德无耻,不敢以正道事君,也不敢以直言论政,又让耻于这些人同流合污的他对大明官场产生了极度的失望,甚至是一种锥心的绝望,不禁萌生了辞官不做的念头。但是此刻,所有的这些想法都烟消云散,随即而来的,则是对自己方才那些逃避现实的想法的无比惭愧和矢志效命家国以报浩荡天恩的激情!

赵隐颇为尴尬地苦笑道:“皇上自然是圣明无双,惟是如此,世子与我商议再三,都认为如今请王驾千岁迁居京城已然是断不可行了……”

“郡马爷的言下之意是——”

赵隐叹道:“王驾千岁往日多有不遵国家法度之情事,今日又做出这等凌辱朝廷命官,玷污纲常法度之事,朝野上下定会一片哗然,势必还会累及皇上千秋圣名,其罪之大,已非道里可以计之……”

他略微停顿了一下,又说:“世子携在下今夜冒昧前来,一是向海大人赔罪;二来也是与海大人商议此事。”

其实海瑞早已想到了此节,尽管心中有些委屈,但也知道荣王朱厚熘身份特殊,皇上一心想把这么丢人的事情掩盖过去。因此,他毫不犹豫地说:“只要荣王千岁上呈自劾奏疏向朝廷请罪,诚心悔过并痛改前非,海瑞绝不再生事端。”

“不不不,海大人误会我的意思了。”赵隐说:“皇上的本意,原也不想将此事张扬出去,可今日王驾千岁凌虐海大人之事已闹得荆州一府人尽皆知。不出旬月,便会传遍江南各地乃至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区区请罪之举只怕已难掩天下悠悠众口。唯今之计,只有请海大人以湖广巡按御史衙门的名义,将王驾千岁圈禁于王府之中,并即刻上奏朝廷,恭请皇上裁夺。如此或能挽回天家颜面并澄清皇上圣名于万一。”

这样做自然能堵住朝野上下清流的嘴,但做出提议的是荣王千岁的世子和女婿,就不免让海瑞十分为难,更有几许疑惑,沉吟着说:“若是皇上雷霆震怒,要将王驾千岁依律治罪以明纲纪、严法度。又当如之奈何?”

这个时候,一直没说话的荣王世子朱载昀突然说道:“我愿以此身代父王抵罪。请海大人将这层意思也一并上奏朝廷。”

海瑞被深深地震撼了,情不自禁地跪了下来,说:“世子爷至公至孝、大义灭亲,当为皇室宗亲及至我大明亿兆生民之楷模!”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