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君臣欢宴(一)(2 / 2)

然后,他又不停手地拈了好几块一起放在嘴里,一边大嚼,一边含混不清地用筷子指点着条盘里的猪头肉,说:“来来来,大家都赶紧趁热吃,要不我一个人就包圆了。”

皇上如此不拘小节,众人也都轻松了下来,纷纷提起了筷子,虽说有“王先生”在,不好再象以往袍泽聚会时那样放浪形骸地闹酒嬉笑,只要不和“王先生”坐在一桌,还是有机会大饱口福的。

回到明朝这么久,除了偶遇俞大猷的那次在淮扬酒肆下过馆子之外,朱厚熜还从未品尝过民间美食,吃得十分舒服。那一桌上九个人之中,杨博、高拱、张居正和徐渭四人是文官,要讲究个礼仪法度;杨尚贤、俞大猷、戚继光和亦不刺四位武人也不好在君前失仪,就数他“王先生”吃相最不文雅。

吃了一阵子,朱厚熜对杨尚贤说:“你把老板叫过来吧。”

尽管薰风阁的老板不知道今晚来的这帮贵客都是什么人,排场竟如此之大,连店伙都不让上去伺候,但想必来头不小,尤其是最后来的那位“王先生”,出手十分阔绰,先赏给了一张一百两的银票,吩咐各色拿手菜肴尽管上,他当然不敢怠慢,赶紧跟着杨尚贤进来,见“王先生”坐在主桌上首,赶紧请安不迭。

朱厚熜饶有兴味地问道:“你这猪头肉是怎么制作的?”

那个店老板每日不晓得要接待多少客人,形形色色的人见得多了,早就练就了察言观色的本事,见这位“王先生”虽言语和蔼,却出手阔绰、派头十足,旁人对他更是持礼甚恭,就料定他定是有官身之人,忙说:“启禀大老爷,小人这店里头的猪头肉,都是熏制的。”

“我知道你是熏制的,湖广、云贵川一带的熏肉也算是名产,但烟气太重。你店里的这熏猪头肉,怎么没有烟气,反而透出一股子药香?我吃着觉得十分合口啊!”

那个店老板正要回话,突然瞥见另外一张桌子上坐的两位客官胳膊一抬,露出了便服袖子里的绣花扣腕,几代人在冠盖满京华的北京城里开店,自然知道按朝廷的规矩,这可是四品将官才能佩带的东西啊!而四品将官都只能坐在一旁上不了主桌,主桌上的这位“王先生”的来头可就大发了,不是二品的尚书,少说也是个三品的侍郎大老爷!他立刻就诚惶诚恐起来,听到这等显赫的人物称赞自己的猪头肉“合口”,受宠若惊,忙说:“承蒙大老爷夸奖,您老真是吃家,有您老肯赏脸来品尝,小人也不枉开了这片小店……”

皇上身边来了外人,已让杨尚贤十分紧张,又见那个店老板唠唠叨叨答非所问,更把皇上称为“吃家”,不由得大怒,便喝道:“少罗嗦!你就直接回答我家老爷,你熏制这猪头肉有何秘方。”

杨尚贤一开口,那个店老板身子猛地一晃,头上的冷汗立时就冒了出来,嘴唇哆嗦着说:“是是是……”

旁人倒也罢了,这位爷可更是非同寻常。先前莫名其妙来了许多人,径直就把二楼所有的客人给赶跑了,那个店老板以为有人来砸招牌,赶紧出面,却还没等他开口,一面腰牌就在他的面前一亮即收,腰牌上那“北镇抚司”四个镏金大字当即把他吓得瘫软在地上。然后,他就被人提溜着脖子,象抓小鸡一样拎了起来,吩咐他把三楼的店小二全部叫下来,不用他们伺候;并对他说一是要拿出看家的本事做菜,务必让人吃得高兴;二是今天的事情要烂在肚子里,不许对旁人说半个字。尽管那些人没有告诉他如果做不到究竟会怎么样,那个店老板自己心里也明白,别说是拆了他这间薰风阁,他那把老骨头大概也会被人拆了。而此刻问话的人正是那些如狼似虎的差爷的头目,怎能不让他胆战心惊?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