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德报怨(2 / 2)

皇上为救眼前这位郡马爷,不惜出动镇抚司两位太保,并动用了镇抚司苦心谋划多年、在吕宋王国构建起的情报网,对他的重视不言而喻,高镇东和谢宇翔当然不敢拿他的性命造次,不得不同意了他放人的要求。

那几位佛朗机军官即便没有亲身参与当初攻打荣王府庄园和搜捕大明侨胞的军事行动,也都知道自己军队对明国人所犯下的那些暴行,被抓获之后,便认定自己必死无疑。哪怕有上帝保佑,也会被扣为人质,索要高额赎金。明国人要将他们放走的举动大大出乎他们的预料,更让他们万分不解。待赵隐板着面孔对他们说了自己的初衷之后,几位军官不禁为之折服,都以骑士的名义誓,绝不泄露今日之事。西蒙伯爵甚至表示,如果两国之间的战争结束,而他没有被召唤回上帝的怀抱,还要来找赵隐,拜师学习古老东方的精妙剑术。

一俟几位佛朗机军官离去,高镇东就吩咐众人赶紧收拾行装,速速撤离潮汕会馆,搬到另一处更为隐秘的秘密据点。赵隐情知这是自己的过错,心中不免愧疚。谢宇翔猜到郡马爷心中作何之想,便岔开话题,向他禀报了前去拜会吕宋王国达官显贵的情况,让闷闷不乐的赵隐骤然眼睛一亮——

据镇抚司密探搜集到的情报,打从变乱一开始,吕宋王国就有许多达官显贵都对国主拉坎都拉和宰相瓦鲁尔背弃与大明王朝世代交好的关系,转而投靠夷人的作法有所不满。他们认为,吕宋王国毕竟是大明王朝的藩属之国,近两百年来相互交好,朝贡不绝;侨居吕宋的数万明人或从事耕渔,或货殖四方,为吕宋王国创造了大量的财富,无论从道义上还是利益上,都不该轻易弃之。再说来,当初大明王朝坐视马六甲王国被佛朗机人灭国固然不对,那也是因为当时大明为北虏南倭所困扰,腾不出手来照管藩属之国的事情。如今大明已经征服了宿敌故元诸部,又组建起了强大的海军舰队,肃清了本国海域之内的倭寇,国势强盛、兵精粮足,不亚于大明两代开国皇帝太祖、成祖之时。反观夷人,虽则战船坚固、火器犀利,毕竟远在万里之外,且兵马寥寥,怎比得上大明雄兵百万、战将千员?一旦两国开战,胜负难以预料,吕宋王国实在不该把宝押在远道而来的佛朗机人身上……

不过,佛朗机人攻打荣王府庄园时显示出的强大战力,尤其是那些犀利火器,让吕宋人闻之色变;加之佛朗机人当初攻打马六甲王国,拢共不过区区18艘战船、1400多名兵士,却轻松地攻克了有3万马六甲王队驻守的国都马六甲城,并疯狂屠城,将城中近10万马来人杀了个干干净净,如此凶残暴戾,更让吕宋人万分害怕。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既然国主拉坎都拉已经引狼入室,倘若再持异议,只怕不等大明王朝兴师问罪,这些凶残暴戾的佛朗机人会先翻脸难。因此,那些达官显贵的反对声浪未能形成气候,更未能动摇国主拉坎都拉的决心……

佛朗机舰队在苏比克湾海战中连遭败绩之后,吕宋王国上至国主拉坎都拉,下到升斗小民才如梦初醒:原来,昔日嚣张不可一世的佛朗机人根本不是大明军队的对手;那些被传得神乎其神的西洋火器也远不及大明军队的厉害;更为重要的是,大明王朝反应如此激烈,迅即调集大军前来平乱,彰显了捍卫天朝盛威的决心。在这种情势下,那些反对的声浪又渐渐抬头,并渐成燎原之势。其中,以吕宋国主拉坎都拉的王叔苏加瓦蒂最为激烈,屡屡在朝堂之上与宰相瓦鲁尔激辩竟日,甚至有两次几乎要对瓦鲁尔挥以老拳,痛殴误国奸臣。其他多位王国重臣也力持此意,主张撇开佛朗机人,单独与大明王朝议和,并声泪俱下地劝谏国主拉坎都拉以吕宋王国大局为重,不可妄信奸佞,一误再误,招致灭国杀身之祸。只是吕宋王国国主拉坎都拉顾虑佛朗机舰队而骑虎难下,不得不一再偏袒当初说服自己与佛朗机人结盟的宰相瓦鲁尔,对这些谏言都不置可否……

听罢谢宇翔的禀报,赵隐提出自己要亲往拜访苏加瓦蒂。找到并保护他这位郡马爷是皇上交代给镇抚司的要任务,策反吕宋王国王公大臣不过是顺手牵羊,高镇东和谢宇翔怎能同意他以身犯险?可是,赵隐心意已决,加之以他大明王朝安国郡主郡马、五军都督府从一品右副都督的显赫身份出马,兴许能说服苏加瓦蒂顺应时局,归顺天朝,义助王师营救荣王千岁并平定夷乱,两位太保爷思虑再三,最终同意他姑且一试,指派镇抚司吕宋情报站的站长吴韶周陪同他前往,并给吴韶周下了死命令,务要保护郡马爷的安全。

当夜,高镇东和谢宇翔派出镇抚司吕宋情报站的多位暗探,密切监视佛朗机人和吕宋王国的动向,并未现有任何异常,他们这才确信那几位佛朗机军官的确信守了诺言,心中对于赵隐迂腐执拗举动的埋怨稍稍平息了些许。<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