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惨败墨俣(2 / 2)

他加重了语气说道:“可要记得你对我的承诺啊!”

接着,他又转头对着一脸失望的丰臣秀吉说道:“猴子啊,去年八月份,我答应权六和右卫门半年之内在墨俣筑城,现在时间还没有到,就让他再去试试好了。至于你,我还有另外一项更为重要的任务交给你!”

丰臣秀吉挺起了消瘦单薄的胸膛,说道:“请主公吩咐。”

织田信长冷哼一声:“有个小家伙很不像话啊!你去问问他,是不是把我们这些老朋友都给忘了!”

丰臣秀吉立刻点头,说道:“是,主公!我马上就去冈崎城!”

原来,就在不久之前,织田信长得到消息,说是冈崎城松平氏的少主松平竹千代已经回到了冈崎城,接任了冈崎城主,并改名为松平家康。可是,令他十分不满的是,那位他曾经为之不惜背叛家门、被放逐出尾张的“三河弟弟”竟然把他昔日的恩情全然忘却了,不但没有遣使前来通报自己回国执掌家业的消息,也没有邀请尾张织田氏派使者参加自己的接位庆典。织田信长也不知道松平家康这么做,究竟是要继续与尾张织田氏为敌,还是另有用意。但是,在尾张即将与美浓方面展开一场关乎织田氏生死存亡的大战之前,他不希望与三河松平氏敌对,使尾张再度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因此,他就打算派丰臣秀吉出使冈崎城,探一探松平家康的用心。

至于为何派丰臣秀吉,而不是和松平家康更为熟悉的前田利家和丹羽长秀两人,一是因为那两个人心机谋略都要比丰臣秀吉略逊一筹,未必能从容与松平家康和松平党那帮老奸巨猾的家臣们周旋,也未必能从敌方的片言只语之中弄清他们的真实意图;二来,如果松平家康翻脸不认人,将尾张使者扣为人质或干脆斩杀,损失丰臣秀吉,总比损失前田利家和丹羽长秀两人其中任何一个要让他心里好受些……

丰臣秀吉却不明白主公心中作何之想,问道:“请问主公,我出使冈崎城,究竟是去劝降还是动员他与我们结盟?”

织田信长心中慨叹一声:这只可怜的猴子,到底不是出身于世代奉公的武士之家,哪里知道尾张织田氏和三河冈崎城松平氏之间的血海深仇!别的不说,松平竹千代那个小鬼头的父亲,据说就是在兵败安祥城之后,被自己家中起了异心的家臣所杀,这笔账,那些迂腐顽固的松平党人一定会记在尾张织田氏的头上!要说服他们投降或是和尾张织田氏结盟,谈何容易……

犹豫了片刻,他这才说道:“你这次去,主要是摸清楚他们的真实想法,至于能否说服他们与我们结盟,你就看着办吧!”

想起丰臣秀吉也曾追随自己出生入死,织田信长突然有些难受,不忍心让他惨死在松平党的刀下,又补充说道:“竹千代那个小鬼头倒也罢了,他家里那些老家伙们都是一些顽固不化、脾气暴躁的家伙,千万不要跟他们提到什么劝降之类的话。”

丰臣秀吉欠身说道:“明白了。”

织田信长猜得不错,得知尾张织田氏派出家臣丰臣秀吉出使清州城的消息之后,不少松平党人前来求见松平家康,进言说道:“请主公下令,杀了那个使者。”

松平家康沉声说道:“明国有句古话,叫做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也就是说,即便两国正在激战,也不应该随便斩杀对方派来的使者。这是最起码的礼仪和风度,也是我们日本各国之间一直遵行不悖的规矩。你们难道要我被天下人耻笑为一个没有器宇的人吗?”

谏言的家臣们赶紧伏地请罪,却又提出了另外一个建议:“如若主公不愿背上斩杀来使的不义之名,就请主公拒绝他进城,将他驱逐出三河。”

松平家康扫视在跪在议事厅里的诸位家臣,叫道:“忠次。”

被点到名的酒井忠次赶紧应道:“是。”

“别人未必清楚,但你一定听七之助说过,早在我们逃离尾张、去往明国的途中,就结识了即将出使冈崎的织田氏家臣丰臣秀吉,当然了,那时候的他还不叫这个名字,人们都叫他‘日吉丸’,将他视为仆役。那一路上,我们主从三人的衣食起居,多蒙他的悉心照顾,直到大家到了明国之后才分开。如果换作是你,一位曾经对你有恩的老朋友前来看望你,你可会将他拒之门外?”

听到松平家康饱含感情地陈述往事,力主要杀死丰臣秀吉的酒井忠次羞愧难当,其他那些反对主公接见清州来使的人也都无话可说了……。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