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镇岳尚方(2 / 2)

上次缙黎进来的时候,径直拿上九和弓就走了,也没来得及看别的。

这会儿再看,他发现这些藏品大多都是历朝历代的至宝,精致无比。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些至宝竟然被太史公随意放置,有的还落了灰。

姬桓见他进来,点了点头,然后指着墙边一副铠甲说道,“那是武王陛下的铠甲,你要不要试试?”

那副铠甲虽然也积了些灰,但还是能看出做工精致,而且都不用靠太近,单是这么看着,缙黎就觉得上面煞气腾腾,一看就知道这铠甲陪着周武王浴血沙场好多年,绝对称得上是宝甲。

但他还是连连摇头,这爷孙两人怎么都指着让他挑这铠甲?

普通的重甲大概有二三十斤,周武王这副铠甲看上去可能更沉,对别人来说是保护,自己披上可能就是累赘了。

最后他还是只挑了一副普通的皮甲和一个护臂。至于那张蛇皮,等回来以后有时间了,再做处理吧。

缙黎选好自己的装备后去找姬桓,却见对方站在武器架前面露难色,“少主,挑花眼了?”

姬桓抬头看了他一眼,见他只套了件普通皮甲,便笑道,“怎么,看不上武王陛下的宝甲?”

缙黎挑了挑眉,比了一下铠甲的大小和自己的身量,不置可否,随后又反问姬桓,“怎么,看不上太史公收藏的兵刃?”

“不是。”伯阳收藏的兵器甚多,姬桓看着每一件都觉得喜欢。

缙黎走过去,抽出一把古朴的长剑,递给姬桓,“这个怎么样?感觉很特别。”

缙黎找到的这把剑,剑身修长,剑格上刻有兽面纹饰,剑腊之上素面无纹,甚是古朴。

姬桓接过来,放在手里掂了掂,感觉还算趁手,剑身准直周正,可见锻剑匠人手艺精湛。剑长约莫五尺,虽说比寻常的剑要长了些,但攻守之间长短适宜,正堪使用。

“不错。”他点点头,把剑先交给缙黎,然后四下翻找着剑鞘。

刚才姬桓接过剑的瞬间,缙黎就看见剑身上闪了几道光,这会儿他拿着剑,随意擦了擦上面的灰,仔细端详了一番。

“少主,这剑上有字啊——”

“念来听听。”

缙黎抓了抓头发,“……这字,我看不懂。”

姬桓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合适的剑鞘,想来是存放在此有些年头了,也就放弃了寻找,转身去看缙黎说的字。

“确实不好认,这是鸟虫篆。”他把剑拿到手里,一一辨认过去,“唯王二年,镇岳尚方,西……这是何意?”

“这把剑,是在太华山中一个祭坛里发现的,祭坛都空了,这剑留在那也没什么用,我就把它带回来了。”伯阳不声不响站在门口看着姬桓挑选,见他对这把剑极有兴趣,便言道,“锻冶虽佳,但恐怕华而不实,你喜欢?”

姬桓点了点头。

这剑的形制甚是古奥,与父亲曾经的那些旧藏很像。

“可是此剑锋刃不足,恐怕不适合上阵杀敌,你用的时候还需好好砥砺。”伯阳手指一挥,剑上的灰尘便消散的一干二净。

两人选好装备,便各自回屋收拾东西。

缙黎换了身衣服,套好皮甲和护臂,皱着眉想了一会儿,又去东厨去了好些肉干塞进行囊里,收拾好东西后拎着细软走到院外。

姬桓将剑用布缠好,背到身后,扶着伯阳走了过去。

看剑缙黎换了一身牙白色的袍子,姬桓颇为不解,“我已拔擢你为虎贲家臣,可以堂堂正正在诸侯间行走,为何你反而换上了素色衣服?”

之前缙黎穿的衣服,是虎贲军制式的绛红色,尚未入籍的虎贲子弟是不能穿的。

现在可以换上绛红色了,他反倒不穿了,这一通操作令姬桓很是不解。

缙黎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件事,只能清清嗓子,“毕竟要在雪地中行走,红色太显眼,我不及少主你身手了得,还是低调些好。”

见此情景,伯阳难得笑了两声,“你这孩子,倒也不必如此小心。”

天已大亮,耽误不得,二人俯身跪地,向伯阳叩拜辞行。

姬桓长揖在地,良久,“大父,我二人就此别过,我的命是您救下的,恩情不敢言忘,待回来时再为您尽孝!”

言罢,姬桓直起身,又对着正屋磕了三个头,此时司巫偃依旧昏迷未醒,辞别之际不敢有所打扰,只能远远地行个大礼。

伯阳将两人扶起来,心中感慨万分,“你二人年轻气盛、才智过人,可也千记住,这天下间从来不缺年轻气盛才智过人的死鬼!老夫不在身边,你们万事小心,莫要勉强!切记,找不到兆域图,立刻就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