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大年三十(1 / 2)

 文娱,我只喜欢拍电影正文卷第336章大年三十.........</p>

昌城。</p>

八一纪念馆,附近的一家五星级酒店。</p>

方子恒洗完澡,穿着浴袍来到落地窗户前,遥望着远处那座用血与火铸就的纪念馆。</p>

刚刚在招待所,他向豫章领导说了自己的意图,回老家一边拍《建军大业》,一边筹建影视基地。</p>

领导很高兴,在餐桌上郑重表态,欢迎剧组前来豫章取景,相关部门会全力支持。</p>

同时,领导还让秘书长全程负责影视基地的筹建工作,由省府跟恒宇传媒一起勘察,在全豫章范围内挑选适合的地址。</p>

政策上的批文不用担心,领导会亲自过问。</p>

得到了领导的支持后,方子恒没有多打扰,而是带着邓朝、刘叶、罗晋三人来到剧组下榻的酒店。</p>

筹建影视基地的细节方面,不用他这个董事长操心,自有下面的人去办。</p>

他只要审核选址、设计图纸,以及动工亮相跟最后的签收就成。</p>

后续的工作需要等过完年才展开,得一步步来。</p>

而且,根据秘书长的透露,省府对于他回乡投资的消息做了保护性措施。</p>

没到签合同时,消息会一直秘而不宣,等到前期的工作准备完善,签合同动工后才会大张旗鼓的宣传。</p>

现阶段,省府那边则推一推《建军大业》、以及昌城市府计划开展的八项主题活动。</p>

用两个以电影带起的事件,来掩盖恒宇传媒的百亿投资。</p>

此举的好处有二。</p>

一来可以给方子恒减少麻烦,同时还能为豫章省争取时间。</p>

尽管方子恒点名回来投资,但省府还是担心被其他省份截胡,通过其他手段,抢走这个百亿文旅的大项目。</p>

方子恒乐的配合省府,他也不想闹得沸沸扬扬。</p>

据他所知,青海、龙江、浙东好几个省份,都打过恒宇传媒的注意,问及集团有没有修建影视城的打算。</p>

此前拍摄《寻龙诀》、《长城》时,恒宇联合万达影视修建的几座大型拍摄棚,让几个省份看到了希望,笃定恒宇迟早投资修建影视城。</p>

再说了。</p>

他这次回来,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拍《建军大业》,自然不能分心。</p>

《建军大业》再过十天开机,届时会有各级相关部门的领导位临指导。</p>

昌城市亦会搞联动活动,一共八项主题活动。</p>

包括筹划拍摄电影《建军大业》、筹办华国昌城国际军事影视节、筹办华国昌城第五届国际军乐节。</p>

复原建设老昌城牛行车站、邀请革命后代参加纪念活动、筹办军事摄影展、开展“大力弘扬‘八一精神’,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群众性系列活动等。</p>

说到电影方面,剧组将取景十来个省份,涉及60个历史场景,横跨大半个华国。</p>

豫章昌城是第一站,也是电影中的当头炮。</p>

“这一次,绝对不容有失!”</p>

方子恒眼眸闪烁,低语了一句。</p>

随后..</p>

他回到沙发上点上一支香烟,一边默默抽着,一边在脑海中勾勒《建军大业》的剧情画面。</p>

尤其电影中几场战役,更是重中之重!</p>

热血、奉献、牺牲、惨烈、大无畏精神,一个个蕴含先烈们无私精神的名词,在他脑海中跳动。</p>

方子恒根据电影剧本、上一世原版剧情,重新在脑海里把画面疏导了一遍</p>

直到初步做到心中有数,他才长舒了一口气,神情轻松下来。</p>

还好。</p>

经过几部大制作后,他的导演水平与日俱增,已然踏入电影大师的门槛。</p>

对于战争戏,他也有独到的理解。</p>

看了看时间,快晚上九点,想来《西游降魔篇》正在首映中。</p>

方子恒给林妃妃发去一条询问电影如何的短信,随后拨通刘茜茜的电话。</p>

小姐姐这回本想跟着一起来豫章,领略一翻情郎家乡的风土人情。</p>

可惜刘妈妈不让,带着小姐姐回汉江小住。</p>

要到初三,小姐姐才能飞来昌城跟方子恒团聚。</p>

“小呀嘛小二郎啊,背着那书包上学堂。”</p>

“不怕那太阳晒,不怕那风雨狂啊!”</p>

伴随着一道手机铃声,电话接通,扩音器里传来刘茜茜温柔的声音。</p>

“喂,亲爱的,你到昌城了?”</p>

“到了,已经在酒店住下了,你呢?”</p>

“嗯啊..我在奶奶这边,今晚跟奶奶住。”</p>

电话那头,刘茜茜一袭雪白的羽绒服,脖颈上围着一条粉红的围巾,把自己裹的严严实实,正在小区里瞎转悠。</p>

换源app】</p>

她回头看了眼某栋楼层灯火通明的复式房子,悻悻的崛起小嘴跟情郎诉苦:“我跟你说,我妈妈非得让我回汉江过年,说什么平时不着家,难得回来一次得多陪陪老人家。”</p>

“她倒好,自己一回来就撒欢了,这两天都不着家,天天出门跟以前的老朋友聚会。”</p>

随即,刘茜茜想到了什么,憨乎乎笑出牙花子:“对了,我姥姥还说我妈来着,说她都这么大了还瞎跑,嘻嘻。”</p>

方子恒点开外放把手机搁在桌子上,又从包里拿出笔记本电脑接通网络,轻笑道:“阿姨在帝都认识的朋友大部分属于场面人、圈内人。</p>

阿姨年轻时在汉江奋斗,年轻时的老朋友多年不见,好不容易才有聚会的机会,当然倍加珍惜。”</p>

“茜茜你呢,你在汉江有没有熟悉的小伙伴?”</p>

“米有,我10岁就去了北美,15岁回国又搬到了帝都,汉江小时候的同学都成了回忆。”</p>

刘茜茜撩了撩被风吹乱的秀发,抿着嘴角微微苦涩说道。</p>

说起来,小姐姐小的时候确实很孤单,缺少许多普通人童年的快乐。</p>

十岁。</p>

刚刚懂事的年级,童年最为快乐的时光,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陌生的环境。</p>

在国外的时候,一介小女生什么都不懂,看什么都陌生,一个朋友都没有。</p>

十五岁,才适应新环境没多久,母女两启程回国。</p>

定居帝都,就读北电,跟一群比她大好几岁的人成为了大学同学。</p>

好在演戏是她的爱好。</p>

通过演戏,她也很快结交了一批新朋友。</p>

03年至06年,几个剧组应该是小姐姐成长阶段最为快乐的时光。</p>

无忧无虑,一边演戏,一边跟新结交的朋友玩闹。</p>

直到她火爆华国,又被打回了原型。</p>

她再一次当起了小大人,时刻得保持着神仙姐姐的气场。</p>

那些朋友,有的疏离她、有的羡慕她、有的嫉妒她、有的甚至还在背后攻击她。</p>

就这么稀里湖涂的,小姐姐错过了童年、少年的时光,拔苗助长,成为了大众心中的神仙姐姐。</p>

唯有近距离接触,才能了解小姐姐的内心,她始终保留着少时的天真、善良,憨呼、对美好的向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