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乾坤鼎现争锋起 (十)(2 / 2)

巫体仙途 流年暗转 3586 字 2019-09-24

天道的力量。

萧非的真灵,不但清晰的感受到了天道的存在,而且从未有如此一个刹那,真灵和天道的距离如此之近。仿佛两者之间,只隔了一层薄薄的近乎透明的轻纱,只要轻轻一指,这层薄纱就会完全破碎,整个天道也会完整的出现在萧非面前。甚至自身真灵,都能与之融合一起。

而此时,萧非却没有任何方法能够捅破那层薄纱。他自己心里也明白,这乃是自身积累不够的缘故。只要他不断的积累,厚积薄发,终有一日,能够在这种境界之下,让薄纱破碎,真正明了天道运行的种种秘密。

如今,虽然未曾捅破那层薄纱,却也清晰的感受到了天道的存在。默运玄功,遍观三界,天界幽冥,万事莫不了然于胸,通明澄澈。观人看物,便如明镜,细微之处都可分辨。萧非只觉心中舒泰,仿似万物都在手中。万物玄机,天道运转,心下都自明了。

这种感觉,妙不可言。在这一刻,萧非的道行向前大大的迈进一步。萧非的真灵之中忽然生出了一种明悟,就这般在心中升腾而起,喷涌而出,勃发开来!

明虚!这分明是接近了明虚境界!

明天数运转,太宇虚空生死幻灭之无尽变化!

若捅破那层薄纱,萧非立刻就能晋级明虚境界。虽然法力尚未足够,但是道行到了,法力只要苦修,终究还是会赶上来。道行就如水桶,而法力就如桶中的水。水桶的大小,决定了法力的多少。道行不够,就算如何努力,也不能让桶中装下更多的水。只有道行提升,相当于增大了水桶的容量,能够容纳的水多了,法力自然可以苦修增长。

但以萧非现在的实力,是无论如何也难以捅破那层薄纱的。那太古鸿蒙之初的先天神灵,哪一个不是惊才绝艳之辈,出生之时,也不过只是神人而已,远远没有达到明虚境界,也就是至人境界。后来积攒了庞大的积累,这才捅破薄膜,证就明虚。

一念及此,意识到自身离明虚境界竟然只有一步之遥,萧非心中骤然激动起来,难以自持。心中一激动,真灵立时回到了元神之中,再也没有那种奇妙的感觉。

真灵归位,萧非突然发现自己的感觉较之先前灵敏千万倍,竟然清晰的感到了真如界中的一点一滴,风吹草动。那真如界正中,有一座庞大的神殿,散发的气息和刹那迷宫类似,分明是刹那道人的法力波动。那神殿之中的一切,都被刹那道人的法力遮蔽,就算圣人,不亲至其中,都不知道里面到底有些什么东西。

萧非立即肯定,那先天至宝乾坤鼎,必然就在那座神殿之中!

萧非回神,观察自身情况,却发现自身之内,不论多么细微之处,只要心中一想,立刻清晰的出现在心神之中。这却是修炼肉身的修士,到了一种极高的境界之时,一种对自己肉身最全面最细微的了解,“入微”。

天地三界,修士之多,如过江之鲫。但修炼之术,大致分来,不过两种。其中之一,乃是百炼元神,肉身不过是一具皮囊,可以随时抛弃,这种修士,占了绝大多数。另外一种,自然是修炼肉身,无限强化肉身。而后一种修士,也唤作武修。

两种修士,各有优劣。修炼元神的修士居多,却是因为元神有肉身保护,真灵有元神保护。实在不行,行那夺舍之事,换个肉身也可以继续修炼生存。而那武修,肉身、元神合一,真灵没有元神庇护,也不能夺舍。

但武修的战斗力之强大,却是有目共睹的。像封神大战之中的杨戬、哪吒,都是专修肉身的战斗狂人。修炼的时日虽短,但是其强大的战斗力,直追阐教十二金仙,甚至堪堪触及了他们那个层次。又如远古巫族,乃是肉身修炼的极致。那十二祖巫,肉身强悍到了极点,就算先天灵宝,都难以损其分毫。

这两种修炼,各自有别。修元神,度九天雷劫,成赤子元神,乃是大处见功夫,感悟天地宇宙之大,造化之神奇。而修炼肉身武道,则是细微之处见功夫,察觉身体之中种种奥妙,与天地相应。

一个宏观,一个微观。大到极大,小到极小。所以入微一词,实则道尽了武修之精义。

而萧非肉身元神兼修,如今一旦到了入微之境,肉身元神的一切奥秘,都在他掌控之中。他也真正观察自身,发现自己究竟伤到了何处。

那人参果所化的清光汁液,厉辰发出如混沌气流一般的精气,葫芦叶中庞大的造化生机,源源不断的落入莲花妙相之中,然后被萧非引入元神肉身,修复自身的伤势。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