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一章 交易(2 / 2)

最后她拽着两张帕子呆。

是千红为了讨好她而绣的,一直没有用,准备留给豆儿和四丫做纪念。毕竟千红参与救人,将这两个小女娃带出苦海,是她们的娘。

想了想,人已经去世了,并且老黄也未必看得上手帕。毕竟,一头黄牛要帕子做什么,那张大嘴张开,足足有帕子那么大了。

零零碎碎的东西收拾了几样,卫小歌放在背篓里,便去找老黄。

这位貌似很憨厚的老农,依旧坐在门口晒太阳。抓着旱烟袋,又一搭没一搭的抽着,另外一只手在长满牛毛的腿上挠啊挠的。

彻底颠覆了地府牛头马面的形象。

换了老黄去勾魂,大约没有谁会害怕,还以为是要去乡下串门走亲戚。

笑呵呵地打了个招呼,卫小歌便道:“老黄,前天听说你手里还有些面,我带了点东西,看看有没有你瞧得上眼的。忘记介绍我自己了,我姓卫。”

老黄咧开嘴道:“卫姑娘,行吧,让我瞅瞅你带来的东西。我手粗,只晓得摊面饼,做不来面条,大伙儿也是一样。所以米都卖光了,还剩下八袋面粉呢!”

老黄的家很大,就他一头牛住,也没分什么主屋厢房,一张大床摆在大屋子的角落,正中间放着一张方桌子,四面都摆着椅子。墙角堆着很多农具,也不知他从哪里弄来的,难不成桃源谷还有打铁匠?

后面还有几个看着像是库房的大屋子,搭建得很朴素,估计是放米粮或者是做厨房用的。

将背篓里的东西,一一摆出来,卫小歌羞涩了,人家要是看得上才怪了。

――咸菜坛子一个,水囊一个,一套笔墨纸砚,两个曾经装过米的袋子。

其实还有好些从佛光寺僧人手里缴获来的戒刀,不过在桃源谷小住,卖军火总是有些不好看,她想了想还是没拿来。

不料正当她觉得没希望的时候,老黄却是连连点头,伸手就将咸菜坛子拿到手里。

“这是陶器啊,果然是外面来的。”

好吧,粗陶咸菜坛子,原本想扔掉的,嫌重。但是这个罐子比其他的要略微精致点,也稍微小巧些,便随手留下了。

她笑道:“看中什么就拿,我来得匆忙,没想到会到桃园谷来,没备上什么好东西。”

这里是妖怪的地盘,老黄又显得非常憨厚,卫小歌不打算玩什么心机,将话摆在台面上。人家给多少面算多少,反正这些东西不值什么钱。

老黄没有要笔墨纸砚和水囊,理由很简单,“我一个大老粗,不懂写字,平时也不记账,有事都是去找王先生。纸笔就不要了,听说贵着呢,都是读书人的东西。”

拿着皮制的水囊,老黄又道:“这是装水用的吧,我见马队的人都带着,比葫芦方便。不过,我喝水喝得多,都是用桶装。”

两个米袋子和咸菜坛子,他却觉得有用,因为正缺这些。

这点东西,换的面真的很少,老黄只是憨厚,并不是个傻缺。他用一个木头簸箕样的器具,装了大概两三斤面的样子。

其实,一个咸菜坛子加两个装米的大口袋,能换这些面粉,简直太是物所值了。忍不住再次羞涩了一下,卫小歌连连道谢,从背篓里另外拿个袋子,将面粉装好。

真的太少了点啊,两斤面粉能管什么用,用来做稀糊糊的面疙瘩,就算极其节省,这么多人还是一下子就吃光了。

临到走了,她忍不住取出一张手帕,“老黄,你看看这个成不成?”

手帕很精致,用的是鲜嫩的淡黄色丝绸,绣着红艳艳娇艳欲滴的芙蓉配着绿叶,看着非常喜气。

换句话说,真的是非常俗气,大红大绿的。

原本以为老黄这个务实主义者,不要笔墨纸砚和水囊,大约也看不上帕子,不料他那双硕大的牛眼立刻就直了。

死死地盯着帕子,简直魂都没了。

“卫姑娘,这个你肯给我?”

“看你能给多少面吧!”卫小歌虽然满心想换成吃食,可是一想到是千红绣的,要留给两个孩子,就有些舍不得。如果面粉给得多,那么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老黄那毛茸茸的手有点哆嗦,根本就不敢摸帕子。

“真好看,我还没见过这么好看的丝巾。”

不愿意骗老实牛,她又道:“其实这方手帕也不值得什么,只是这帕子对我来说,有些纪念意义。家里有几个弟弟妹妹,眼下没什么吃的,只能拿出来换点粮食。”

万一人家一口气拿出上百斤面来,她会觉得内疚,实在是并不值那么多钱。

老黄看了看卫小歌,忽然很感叹地说了一句,“卫姑娘,你是个好人啊!”

我去,好人卡了,卫小歌有点想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