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杀人神医(2 / 2)

医宋 从小不会爬 3287 字 2019-09-25

十多年后,王继先纵有赵构父子的暗中保护,也终究没能顶住铺天盖地的谴责之声而自尽身亡,但这位“杀人神医”开创的体内手术方法却像商鞅变法一样被后人继承了下来,总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而在遗书中,这位生前没有主动(他治病是为了试验新方法、谋取好处,见死不救是常有的事。)做过一件好事的大夫,却一反常态地将所有罪过揽在自己身上,而将一切可能牵连到赵旉的证据全部毁灭,令赵旉的反对者们欲哭无泪。

“想不到这厮竟将我当成了知己”,当时已经权倾天下的赵旉知道此事后沉默了许久、许久

其实,赵旉也曾经利用王继先的实验中心进行过很多疫苗的最后试验,但由于证据都被王继先销毁,知情人又对赵旉敬若神明,此事的真相本该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但谁都没有想到,赵旉后来竟然在临死前将此事大白于天下,围绕在王继先这位“杀人神医”身上的谜团才终于解开,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自从确定攻掠山东的计划后,赵旉便打算让王彦暂时别去抗金义军实力最强的河北,而是先去山东练练手。因为虽然赵旉将前世记忆中不少游击战和根据地建设的思路告诉了王彦,但那毕竟只是思路,而王彦这一次的任务与其当年纵横北方时的做法又有很大区别,如果是在河北那块“飞地”,一旦失败便无法挽回了。

而若将地点改到山东,情况则大大不同,先,山东丘陵密布,境内也有不少高山,具备建立山地根据地的先决条件,若论对骑兵的限制还要胜过河北一筹;其次,在卫军对山东的攻掠行动中,伪齐政权对当地的统治将受到严重动摇,而分到田地的贫民又为王彦建立义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兵员,成功的可能自然大大增加;最后,若是义军在河北陷入危机,卫军即使想要“围魏救赵”也很可能“鞭长莫及”,而山东近在眼前,救援的难度自然大大降低,实在不行的话王彦甚至可以率军撤回淮南,尽管这样会令赵旉很失望

而赵旉很快又意识到在山东建立敌后根据地将对战略态势产生极其有利于大宋的影响。以王彦之能,仅靠山东本地的伪军是奈何不了他的,那么金人就必须派出援军。如果援军不多,则卫军可以挥戈北上,以运动战将其歼灭,削弱金国的实力。

而即使金军较多,短时间内也未必奈何得了王彦的义军,他当年善于山地防御作战可是出了名的,而卫军则可以等到金军师老兵疲的时候给其重重一击。如果金军极多,王彦无法抵挡,那么他只要按照赵旉传授的方法跟其不断兜圈子即可,十万大军的粮草消耗可是惊人的

不过王彦虽然能力毫无问题,在江湖上的声望也极高,连他一向为人诟病的军民关系也通过了赵旉的测试,可是艰苦的敌后工作并不是那么简单,没有一个忠诚可靠的参军是肯定不行的,要不然就算王彦成功拉起队伍也不过是一个新军阀而已。

可新式教育再快也要几年时间才能培养出可用的人才,现在叫赵旉到哪儿去找合适的人选呢?正在赵旉为此烦恼的时候,淮南东路制置使赵立却突然赶来合肥觐见,赵旉顿时眼前一亮,“有了!就是不知道他肯不肯屈就了”

赵立见到赵旉后,立刻为自己一年多时间还没来拜见向赵旉请罪,赵旉却笑着将其扶起,“节度一心为国,何罪之有?若我是你,也会这样做的,上司是个七岁小儿,想来见识有限,万一他乱指挥,不听则不忠,听了则害民,不如不见,也好安心为国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