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又是氢原子,妖孽(1 / 2)

 有了这样的发现,苏哲有些小兴奋。

他先确定了两个事例发生的时间段,接着要找出粒子探测器在这两个时间段收集的原始数据。

这就要看他的运气了。

运气好,粒子探测器能够直接探测到是什么原子吸收了波长0.8纳米X射线,释放了波长2.38纳米X射线。

运气不好,那啥都探测不到。

翻了半天粒子探测器收集的原始数据,将这两个时间段的原始数据调了出来。

看着显示屏上的原始数据,苏哲在脑中快速的分析着。

第一段原始数据看完,毫无收获。

他满脸期待的去看第二段,刚看一点点,就知道运气来了。

在这个时间段中,有氢原子从加工工件的表面,也就是光学镜头镜片的表面飞了出去,而且还计算出,氢原子在飞行的过程中发生了极其小的位移,表现出来的是氢原子的飞行轨迹发生了极小的偏转。

发现是氢原子,他更加兴奋了。

他搭建的XX-氢原子振动模型,只是氢原子在特定的环境,或者说特定的状态下,氢原子吸收波长1.25纳米X射线,接着氢原子释放波长0.02纳米X射线,且氢原子发生了位移。

XX-氢原子振动模型只适用特定状态下的氢原子。

现在发现的氢原子和XX-氢原子振动模型中的氢原子状态明显不同。

后者比前者更加的活跃,也就是后者氢原子携带的能量比前者氢原子携带的能量高。

这也预示着,他能搭建一个不同的“XX-氢原子振动模型”。

当然,他不会满足搭建几个特定状态下的“XX-氢原子振动模型,”,他想搭建的模型要包含氢原子所有的状态,接着扩展到所有的元素。

这样的模型才是他最终的目标。

不过他知道,要完成这种模型的搭建,需要做无数的实验去收集数据,要消耗天量的人力和物力去计算、分析。

这些依靠他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所有人一起参与……

苏哲晃了晃脑袋,拉回自己的思绪。

将第二个时间段,电磁波接收器和粒子探测器收集的原始数据放在一起分析。

从时间点上看,氢原子的轨迹发生变化,几乎在同一时间,电磁波接收器探测到了波长2.38纳米X射线的信号。

虽说是同时,但仔细分析就能知道,氢原子轨迹发生变化的时间和波长2.38纳米X射线产生是有时间差的,只是极其的短罢了。

这种现象再次证明了他预测的重光子是存在的。

不过在搭建新的氢原子振动模型之前,他想看看波长0.8纳米X射线是怎么来的?这可关系到以后的验证实验,不得不重视。

波长0.8纳米X射线的产生,无非是离子束中的自由电子撞击光学镜片中的元素产生了。

第六次测试加工的光学镜头镜片和第五次测试的一样。

光学镜头镜片含有硅、氧、氢、硼、铅、锌、钙一共七种元素。

根据离子束的参数计算出离子束中自由电子的能区。

接着就是一对一的计算了。

当然,有了上次的计算的经验,这次计算的速度要快上太多太多,毕竟很多公式和参数是可以套用的。

算着算着,苏哲完全投入了,包正义和范晓明讲解的声音听不到了,那些研究人员的嘀咕声也听不到了。

此时此刻,苏哲眼里只有公式,只有各种各样的参数,只有那满世界的自由电子不断的撞击着各种原子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