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三)比比谁的水雷好(2 / 2)

又被报销了一艘大型巡洋舰对日本人来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对中**民的士气则是一个很大的鼓舞,从这次海战后,日本人的袭击舰就从中国沿海销声匿迹了。</p>

没有了日本袭击舰的干扰,孙纲开始放手实施他的大规模水雷战计划,将手里的8oo多颗水雷(本来不到5oo颗了,天津机器局和北洋船政局水雷厂想办法又赶制了3oo颗出来,目前还在继续赶制中)全撒到日本人的家门口去。</p>

既然日本人也学会布雷了,那咱们就比比谁的数量多,质量好了。</p>

日本人上次炸中“海沣”舰的那颗水雷明显威力不足,“海沣”舰照跑不误,如果是“海沣”舰中了自家的“头奖”,早就沉了。</p>

由于“海沣”舰的中雷被毁,李和被朝廷处分了个“戴罪图功”,让他和原来“海沣”舰上的官兵们一直抬不起头来,孙纲倒是一个劲的拿邱宝仁的例子安慰他,可惜现在他手头已经再没有“金元”号这样的炮舰了(邱宝仁官复原职又回到了“海宁”舰上,继续管带这艘炮舰的是陈恩焘),这次因为要进行大规模的布雷作战和扫雷行动,孙纲从俘获来的日本商船里挑了多艘改装出来大批扫雷舰(布雷舰的角色准备让两艘鱼雷巡洋舰来客串),成立了扫雷舰分队,让李和担任扫雷舰分队的队长,因为这次“海沣”舰的中雷让他心生警惕,一艘巡洋舰的损失目前来还不算什么,可如果四艘战列舰有中雷的,后果可能就相当严重了,不仅会影响北洋舰队的战斗力和士气,还会给整个战争的进程带来难以预料的连锁反应。</p>

这个时代各国海军已经有了“水雷捕捞器”以及“双舰拖曳扫雷”的扫雷办法,对于浮在水面上的水雷现后就干脆用舰上的机关炮予以摧毁,孙纲在扫雷舰改装完毕后就让李和先把自己家门口旅顺大连和威海三处“打扫”干净,不然,“龙扬”中一颗倒不一定能沉,但影响可就太坏了。</p>

不“扫”不知道,一“扫”吓一跳,李和三天功夫扫出来八十五颗各式水雷,摧毁了三十二颗,看着这些日本人下的大大的“蛋”,孙纲不由得心惊肉跳,下令以后舰队出海必须由扫雷舰开道,并动沿海居民监视日本布雷舰的动向。</p>

这日本人的布雷舰都是什么时候过来的?</p>

旅顺和威海都有了,其它地方也保不准,孙纲想到这里,担心另外三支舰队也不心碰上水雷,立刻心急火燎地给他们了电报,并将情况上报给了荣禄,不久,林国祥回电,他们这里很早就注意过水雷的事了,现在也经常用扫雷舰清扫航道,百姓们还驾着渔船自帮助海军扫雷,但奇怪的是一颗水雷都没有现,“甚可怪也。”他也很纳闷为什么北洋这边扫出来这么多,他们那里一个都没有。</p>

很快,刘步蟾和方伯谦也分别回电,他们也一直很注意扫雷工作,但也没现水雷,方伯谦还担心是不是他们的扫雷具太原始了,“查此等扫除水雷之具皆为旧式,费时费力,贵处如有新式扫具,盼送一二”,那意思是让北洋支援一下新的扫雷具再扫扫看。</p>

孙纲得到他们的回复后也很郁闷,看样子日本人算是和北洋较上劲了。</p>

行,那咱们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好了,你们能豁出去死,我们也能豁得上埋。</p>

在紧张的准备工作完成后,孙纲和叶祖圭及水师众将商讨完作战方案,率领北洋舰队出了。</p>

由于这一次的行动主要是布雷封锁作战,同时也担心日本人趁他们走后前来偷袭,孙纲还是以上回刘冠雄提出的那个方案来的,即“龙扬”“开远”两艘战列舰和“海宁”“海菁”“海陵”三艘巡洋舰加上蔡廷干的雷击舰分队(两艘鱼雷巡洋舰和两艘航洋鱼雷艇)前往日本攻击,战列舰“定远”和炮舰“金远”负责巡弋渤海湾,战列舰“镇远”和巡洋舰“追日”负责巡弋朝鲜海域,文君风的潜艇分队继续进行切断日本海上交通线的任务。</p>

为了防止日本人在北洋诸舰出没的海域布雷,孙纲严令每个分队执行任务必须有最少两艘扫雷舰陪同,在前面开路,防止中雷,“不得疏忽大意”,各舰管带无不凛遵,自从这几次战斗下来,他在北洋舰队的话已经相当的有份量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