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五)袁大头的解决办法(2 / 2)

要知道,在坦克没有明之前,想要突破由堑壕、铁丝网、机枪加上大炮组成的防线,不知要付出多少鲜血为代价。</p>

可袁世凯居然很快就用行动给了他“解决办法”的答案。</p>

那就是,袁大头可能是受了孙纲那次“敌后登6作战”的“启”,他也照猫画虎的来了一次。</p>

这人要是被逼急了,“创造力”就会被“无限”地激出来滴。</p>

袁大头知道,如果这帮满人的后援到了的话,他也就大祸临头了。</p>

所以他必须在短时间内拿下山海关!</p>

袁世凯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两条商船,袁军随后把大炮装在了船上,商船一下子变成了“炮船”,袁军又从当地征集了一些木船,在这两艘改装的“炮船”的掩护下,绕过了“讨逆的堑壕防线,从海上向山海关动了攻击!</p>

山海关面朝海的方向根本就无人守卫,袁军借着“炮船”的掩护,轻易地在这里登6,并建立了“滩头阵地”,山海关的“讨逆军”现后大惊,立刻组织反冲击,想将袁军赶下海,但却在袁军“炮船”的猛轰下崩溃,袁军将大炮和机枪运上岸后,开始向城区动了进攻,“讨逆军”的正面堑壕防线也随之瓦解。</p>

“目前双方战况不明。”江穆齐这天对孙纲道,“袁军此次行动,据是德国人帮助策划的。”</p>

孙纲听了他的话不由得暗暗心惊,怪不得呢,袁军这次从海上登6的行动可以很成功,按理,袁军的战斗力没有这么强,可现在看来,德国人在里头掺了一脚的可能性非常的大。</p>

德国人支持袁世凯,俄国人支持满族亲贵,列强已经开始暗中在中国寻找“代理人”了!</p>

不过,现在话又回来,英美不是支持他的吗?</p>

弄不好,英美已经把他当成在中国的“代理人”了。</p>

因为就在这两天,美国海军的“巴尔的摩”号巡洋舰、“康科德”号炮舰和英国海军的“百人队长”号战列舰(排水量1o668吨,主炮口径254毫米)已经到达了旅顺,前来“助战”来了。</p>

“俄国人支持中国国内叛乱的行为是不可容忍的,女王陛下的政府将坚决支持中国政府平息国内的叛乱,”前来助战的英国皇家海军少校辛普森向李鸿章和孙纲递交了“照会”,并表示,“百人队长”号战列舰将作为英国海军支持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象征,参加旅顺地区的防务。</p>

美国人的表示则比英国人更露骨一些,美国海军上校施奈德对孙纲,美国海军会坚决支援北洋舰队的作战行动。</p>

英美两国的支持让李鸿章感觉有底了不少,他当然不知道这是孙纲的那两个“备忘录”起了作用。</p>

李鸿章随即和众大臣商议,想借此机会尽快结束这场动乱,让国家迅恢复正常秩序。</p>

现在列强已经开始纷纷介入,如果拖延下去的话,局势将变得更加复杂了。</p>

</p>

大家一致表示应该马上采取行动,在军事会议上,李鸿章询问孙纲的看法,孙纲认为,目前山海关战况不明,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哪一方最后取胜,损伤都会很大,不如趁双方现在都无力他顾之时,派一支部队迅向北京进,“灭康伪政权”,另以一军至山海军收拾残局,“强令彼两军停火,有不听者则击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消弥动乱,不给列强以干涉的借</p>

“北京伪政权”一倒,德国人就没有了支持的对象,同样,满清“讨逆军”一倒,俄国人也没有了干涉的理由。</p>

听了孙纲的建议,众大臣都表示赞同,张之洞随即提议,北洋方面现在兵力不足(他当然不知道孙纲手中有一支2oooo多人的大军),天津聂士成部武毅军正好离得最近,聂士成“禀性忠悃,勇猛善战”,又是淮军宿将,不如让聂士成率军进军北京,完成消灭“康伪政权”的任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