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入宫风云(1 / 2)

斗破三国 万里长歌 3177 字 2019-09-26

 早朝完毕,徐睿回到御书房,命太监沏茶,端着茶杯坐在椅子上揣摩着天下大势,心里逐渐明朗起来。忽报徐晃求见,徐睿急忙命他进来,徐晃进来施礼毕,让他对面坐了。

徐睿给徐晃倒了一杯茶道::“兄长一片苦心,朕心中非常感激,只是你为何不提前告诉我一声,害的我差点错怪了你。”徐晃道:“陛下,曹操刻意拉拢臣,况且他在宫中耳目众多,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曹操的监视之下,我昨日若是前来与陛下商量此事,曹操必有防备,那么今日的调虎离山之计只怕就不能实施了。”

“调虎离山。此话怎讲?”

“陛下,臣观曹操也不是肯屈居人下之辈,以后必有不臣之心,而今诸侯并起,陛下要想振兴汉室,必须要有自己能够完全做主的地盘和军队才可,依臣之见,陛下去投刘备和呆在许昌没有什么区别,刘备虽然挂着汉室皇叔的招牌,也未必肯真心辅佐汉室,就算刘备肯辅佐汉室,也未必会真心拥戴陛下,臣在大殿之上保举曹操为丞相,就是想鼓噪曹操讨伐吕布,然后趁曹操北征吕布许昌空虚之时,陛下发动政变,把许昌控制在手里,以许昌为据点,进而争夺天下。”

听了徐晃的话,徐睿心里一阵感动,作为臣子徐晃的确是已经竭尽所能了,自己白天实在是错怪了徐晃,自己对徐晃的忠心不应该有任何一丝怀疑;可是要用睿智的目光去判断天下大势,徐晃还是欠缺,看来没有军师在这个乱世是不行的,诸葛孔明的一番“隆中对策”,让刘备奠定了西蜀霸业,我的“卧龙”又是谁?谁来为我指条明路?

徐睿喝了一杯茶,慢慢的道:“兄长,你的良苦用心,朕万分感激,可是曹操在许昌苦心经营多年,又岂是凭我们这区区几千人可以扳倒的?”徐晃听了默然不语。

徐睿又道:“朕刚才仔细思量了半天,曹操之所以要求你随他出征兖州,一来是仰慕兄长才能,刻意拉拢你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只怕曹操对你说的事情,只怕也是有所防备吧。”

徐晃叹气道:“不错,曹操以枭雄之姿傲视天下,又岂是我一介匹夫所能算计的!”

徐睿安慰徐晃道:“兄长也不必谦虚,我虽然不能把许昌抢到手里,可是我却能趁此机会离开许昌,从此脱离曹操的控制,去开辟自己的天地。”

徐晃闻言喜出望外道:“陛下,不知准备去那里,可是想要要逃脱曹操的控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曹操留下荀彧镇守洛阳,我看荀彧整日身穿汉服,与曹操麾下其他人不一样,看来荀彧是个以汉室为重的人,我想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荀彧放我离开许昌也许不是难事。”在我心里,甚至渴望能拐带着荀彧出走,让荀彧做自己的首席军师,毕竟历史上荀彧是至死效忠汉室的。

徐睿继续道:“离开许昌后,朕先去汝南稍稍站稳脚跟,听说孙策以玉玺为抵押从袁术的手里借兵一万,目前正和刘繇在建业鏖战,荆州之东有一座城池叫做柴桑,据长江天险,背靠荆南四郡,南通南海,西达交州,进可争雄天下,退可自保,朕的意思是先夺取柴桑,以此城为根基,进而争夺天下。”

徐晃拜倒道:“陛下神算,徐晃自愧不如。不如我去找曹操借故推辞,不随他出征吕布了,等到曹操离开许昌,我们即可向柴桑赶路,如何?”

“不可,若是如此,必然打草惊蛇,曹操在许昌一天,朕是插翅难飞啊!兄长就随曹操出征吧,只是望兄长不要忘了你我之间的情谊,日后莫要嫌弃我势力单薄,望兄长到柴桑前来辅佐朕,共创大业。”徐睿喝了一杯茶,缓缓的道,眼中闪着一丝泪光。

徐晃跪倒在地道:“陛下但请宽心,徐晃一片忠心,日月可鉴,纵然千山万水,我必定前去寻找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