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三鼎甲(2 / 2)

明风万里 石头比较多 2914 字 2019-09-26

钱熙出身广州,离澳门极近,也曾多次和那些佛郎机人打交道。这钱熙倒也敢赌,见本次考试着重考察经济,便把佛郎机人带来的‘鹰洋’掂了过来。向皇帝提议,要废两改元,模仿鹰洋铸造银币。

这对钱熙来说,只是一个权宜之计,完全是应付考试。而从考卷上看,他并不明白废两改元的重要性,一些关键的部分都没有讲透。可朱由校却不一样了,学过历史的他,十分清楚废两改元的意义所在……

传统上,中国以银子重量的‘两’做衡量单位。在使用时需要剪切,极为不便,还会造成虚耗。而官府使用时,又必须要熔铸,这给那些贪官污吏创造了极大便利。可铸成银元就不一样了,不需剪切,也不需熔铸,少了很多麻烦。

同时,朱由校还有更深的考虑。明朝中后期,随着对外贸易的展,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但可惜的是,这些财富只是被少数人掠取,不是用来买房置地,就是装入坛子埋入了地下,进入流通的只是很少一部分。而废两改元后,朝廷可以通过禁止非货币白银流通,促使这些银子重新进入流通流域。而且,铸造银元时,朝廷也可获得部分钱息,缓解朝廷财政……

一念至此,朱由校便下了决心,点了钱熙为榜眼,为日后‘废两改元’造势。

至于卢象升,卢象升字建斗,号九台,又字斗瞻、介瞻。他生于万历二十八年,现年也不过二十二岁。论起文采来,少年得志的卢象升并不十分出众。但卢象升却另有自己的优点所在……

在策论中,卢象升并没有去碰那些理财之道。而是用自己所长,来写了一篇关于军事的策论——《选用奇兵疏》。

在这篇策论中,卢象升提出,要组建一支一千五百人的特殊部队,专门用来劫营和奇袭。这让朱由校哈哈大笑的同时,也想起了这位明末的名将。

而历史上,卢象升也正是靠着自己精湛的武艺、高的人格魅力,以及这长途奔袭,直捣黄龙的战术思想。在郧阳、洛阳、滁州等地,屡败闯王李自成,立下了赫赫功勋。而在崇祯十一年,卢象升受制于人,不得不在兵少粮缺的情况下,放弃了机动灵活,和建虏死战,以至于身死军灭。

既是前世史上留名之人,朱由校怎肯放过。大笔一挥,卢象升便捡了个便宜,成了新科探花郎。点了探花后,朱由校还不肯罢休,又多次召见,并赐予衣食,使尽收买人心的手段。

可面对卢象升的感恩戴德、誓死效忠,朱由校却自认为自己捡了块宝。这卢象升,允文允武,是大将之才不假。还赤胆忠心,被后人比作岳飞。这样的一个人才,自己往哪里找去?至少,自己日后创办特种部队,或派遣海外军团,这司令官是有了着落了……

ps:大年初二,石头在此向大家拜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