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校园还在游(2 / 2)

“……”

作为社团中必不可少的话剧社,刚走到门口王守中就听到了以上这段羞耻度爆表的女主自白,不提话剧的内涵有多严肃,光听这段,他就已经强忍着笑意了,毕竟看到真人在自己面前说这种台词,远比在电视中看到要有冲击力,真好奇莎士比亚是以什么心态写下的这种台词。

话剧社的门没有关严,从门缝中,王守中看到了正在表演的社员,身穿西方繁琐的贵女服饰的妹子一手搭在胸口,一手伸出,在聚光灯下充分的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辉,羞耻的台词对她好像完全没有影响,表情真挚投入,这时候的她好像真的是凯普莱特大人美丽的女儿朱丽叶。

随着着段话的结束,灯光重新打亮,一身在王守中看来繁琐又无用,不仅难看,关键还折磨自己的衣服穿在一个帅气的男生身上,光论颜值,他和扮演朱丽叶的女生还真挺相配。

伴着背景音乐,罗密欧也开始说台词了,虽然还很羞耻,但多少也能看下去了,不至于让自己笑的胃疼。

直到结束,王守中也献上了自己的掌声,说句不客气的话,这些初中生们,无论是认真程度,还是表演技术,都比现实中的某些小鲜肉要好,表情姿势到位,大段大段的台词没有一句卡壳,让人看了一会儿后就不自觉的投入其中。

话剧的表演不像电影中那样极致的含蓄,一举一动一个眼神都有深意,也不想电视剧那样累赘,一句话可以表达出来的东西非要水上半天,它有些像相声小品,看似荒诞不经、夸大其词,但这往往是为了衬托出结局的意味,或许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台词的确很羞耻,但这在那个年代很普通,那时大多话剧都是如此,而作为经常被表演的节目,它的出场肯定有一定的道理,就像某些小白文,在老书虫看来不堪入目,很多书连第一章都看不完,一两页就删书了,但存在即合理,这种书受欢迎、能上推荐肯定是有原因的,它们把握住了小学生的爽点,更新6的飞起,能引来大把的败家子几千上万的人民币打赏(这点起点还好,最土豪的是会飞的某卢,在那里钱都特么是大风刮来的)。

当然,这只是个例子,在王守中看来罗密欧与朱丽叶要远比小白文来的高尚,莎士比亚通过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把爱情题材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批判了封建道德观念,弘扬了人文主义的理想,表现了主人公追求爱情幸福和个人自由的理念。

而小白文呢?它的形成、被追捧只会造成一个后果,那就是劣币逐良,很多人完全是抱着捞钱的想法来写书的,其内容千篇一律,主角就像个人形播种机,自带主角、脑残、倒贴等光环,随便开个金手指,就能从废柴变成天才了,然后各种开后宫,文笔只要是个三观正常的人都看不下去,这样下去,难怪有人说现在的网文,只要认字,是个人都能写。

最可怕的是某些能写好的人,为了贴近市场,故意写小白文,长此以往,吃枣药丸。

摇了摇头把脑子里的奇怪念头甩去,王守中回过神来现台上已经换人了,充满西方奇幻的背景下,勇者、公主还有恶龙都齐了,他们表演的主题一目了然。

巧的是,好像是因为排练的人不够,少了一个扮演国王的龙套,急的导演来回走动,这时有一个人突然指了指现在门口的王守中,对着导演说了几句话,然后就有人向他走过来了。

什么,他怎么知道那是导演的?

穿着一件丐帮n袋长老的马甲,胸前挂着对讲机,手里拿着卷成桶状的剧本,在台下指手画脚的,这不是导演还能是谁。

“这位同学,能麻烦你帮个忙吗?我们剧组里扮演国王的同学有事来不了了,你能顶替一下他吗。”一个穿着皮衣,拿着木弓,一看就知道这是个龙套的大众脸男走过来问王守中。

“那个……我的话无所谓了,但是我没演过戏啊,就怕给你们搞砸了。”

听到他答应了,龙套男也松了口气,只要答应了就好,至于会不会演戏那都不是问题,“放心吧,国王说白了就是个大号龙套,除了开场的时候有点用外,后期丫就是个背景墙。”

“还真是个悲剧的国王啊……”嘀咕着,他就被龙套男拉住向里走去了,王守中也没想着挣脱之类的,毕竟演戏这种事还是很稀有的,趁此机会,他想好好体验一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