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连天通地需水元(2 / 2)

所以先建个瑶池和蟠桃园解解馋。

小湖中的水分摊到偌大的瑶池之中,就显得稍微有些不太够了。

于是林霄直接放出了四海壶中的水。

源源不断的水从四海壶中喷涌而出,很快就填满了瑶池,并且开始向着瑶池下方的云海漫延。

林霄特意在瑶池四周都留了河道,溢出的水会从河道处化作瀑布,坠落进下方的云海之中。

而坠入云海之中的水会被云海的禁制分解,化作新的云层。

而来不及变成云土的就会变成普通的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普通的云会化作乌云降落。

三元天地水。

天居上,地居下,水沟通万物。

水行多变,汽水雪风,云雨雾冰都是水。

江河湖泊,海川井洼也都是水。

水可以说是天地间法则运行的润滑剂。

先前壶中界太小,太多的水只会把壶中界淹了,现在有了一郡之地,就可以适当的放开泉眼的限制。

至少要在壶中界有足够的水,来平衡天地水三元。

天高多少丈,地厚多少尺,就是天地间水应该有多少的参照。

天高地厚才有足够的空间来供水在天地间流转。

如果天不够高,水汽在天上没有空间聚集就被迫降下的话,雨雪冰雹之类的天象就会受到影响。

如果地不够厚,地下河和洋流暗泉就无法出现,水汽就没办法在大地之中流转,水就只会是死水。

先前的壶中界,空间不够大,林霄再怎么坐镇其中也不过是一件精心维护的玩具。

现在的壶中界才算是真正的有了一点法则自我运行的可能。

至少林霄可以开始着手构建天地水三元循环了。

坠入云海之中的灵水越来越多,导致了大量的雨云堆积在瑶池下方。

密集厚重的雨云堆积久了,自然而然的就开始碰撞。

这碰撞来自于林霄运行木火产生的风。

风动云动则雷生。

风雷相生则云雨相随。

林霄试过通过法术来行云祈雨,但是像这样近乎自然的天雨还是第一次。

使用法术行云布雨,所下的雨中蕴含的法力,这些法力是维持云雨的关键。

一旦法力耗尽,云雨就会立即消散,水汽也会快速的回到空气中。

因为用法力行云布雨,相当于把海绵中的水挤出来。

如果海绵中的水多,那么用的法力不需要多少,并且产生的水汽也可以停留时间长一些。

如果空气中本来就干,那么挤水需要的‘力气’就大了。

并且只要这个挤压的力气消失,挤出来的水就会迅速的回到海绵里。

而天雨不同于用法力行云布雨,天雨是自然运转自然而然的降雨。

自然若是能够降雨,就表明了海绵里的水已经多到溢出来了。

自然降雨一般都是,空气中的水汽足够多之后,才自然而然的凝聚成云雨降落。

天雨比起法力降雨,一个是往海绵里注水,注到海绵攒不下了,自然而然的溢出。

另一个是暴力的挤压海绵中原有的水。

孰高孰低一目了然。<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