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雄才大略开疆域(1 / 2)

百年繁复 草海之文 0 字 2022-12-28

 年轻的拓跋,一个只有十六岁的小伙子由此成为魏国的开国之君。这个东方小国,时如弱在襁褓的婴儿,却又是一头刚出狼胎的恶狼,刚刚一睁开眼睛,便在东方的版图中寻找软弱可欺的对象,以鉴定自己上下两排牙齿的咬合能力。

几经挑选,这头恶狼认为宿敌柔然是可恶而又软弱的民族,像蛐蟮儿一样,根本没有反抗能力,而又不时出来咬人,应该首先予以剿灭。于是,就发动武装对其宣战。

柔然其实也是西方游牧民族,和鲜卑拓跋部落有近亲血缘关系,他们迁徙跋涉时总是排成一行,蜿蜒向前。远远看去象蚯蚓一样爬行。

突厥、匈奴及当地汉人称蚯蚓为蚰蜒,就以蚰蜒为其命名,讹传其后,以其相近的读音,称为“柔然”。更由于拓跋认为这支民族反复无常,忽而泥土里藏身,忽而又出土咬人,故称其为“蠕蠕”(可恶的爬虫)。所以,《魏书》里没有柔然,只有蠕蠕。

柔然部落历代臣服于强势的什翼犍,秦王苻坚灭代国后,柔然又臣服于另一个大单于刘卫辰(就是“忍者”刘显的父亲),直至拓跋复国,附近的部落酋长都表示臣服,独柔然不服这个十多岁的娃娃领导。

有鉴于此,年轻的国王决心要对不臣服的民族假以颜色,拓跋率领自己的铁骑健儿,借着夏日草长葳蕤的掩护,突然袭击弱落水南部(今甘肃、青海交界的河西走廊)的库莫奚部落,库氏部落毫无准备,全体缴械投降,只有库氏逃脱。拓跋初战告捷,大获全胜。

在返程的途中,不服气的库莫奚向吐突邻部落借了一万人马,乘着夜色掩护,偷袭魏国军队。拓跋早就了解库氏的脾气,早有准备,偷袭的部队居然被拓跋的部队反包围,在夜色中全部被剿灭。初战告捷,拓跋声威大振。

第二年初春三月,拓跋的铁骑健儿又践踏吐突邻部落,在女水流域,将其部落的牛马人畜尽数缴获,俘虏回国。

因为西部边陲的这一连串胜利,拓跋野心急剧膨胀,就把目光定格在了刚刚立国不久的燕国。这时的燕王慕容垂,刚从苻坚的前秦帝国逃回,建立了燕国,并以中山建都。拓跋为了解燕国的军事力量,派遣表兄九原公贺兰仪为大使,出使中山,视察燕国的实情,侦察虚实。

此时,燕帝慕容垂已是六十岁的老头子了,老英雄很瞧不起乳臭未干的鲜卑小子、一个不满二十岁的拓跋,就倨傲地问使臣:“谁派你来的?他魏王既然向我示好,自己怎么不来呢?”

贺兰仪很有外交风度,不卑不亢地回答:“先王(什翼犍)与燕王共事晋国,两国友好,历来是以兄弟相称,臣今奉命出使,于理当然。”

慕容垂说:“本王如今气贯长虹,威加四海,已不是当年之弱燕可以比拟的了。他拓跋即便亲自来,也不会有损他的尊严。”

贺兰仪也善于“上兵伐谋”之术,友好的回答说:“如果燕国不修德政礼仪,以兵威强横而剑逼邻国,那实在是轻率的举动。况且,军事战略,那是将帅们的事,不是我这样的外交使臣所能知道的。”

燕帝慕容垂折服于魏国的外交风度,同意与魏修好,双方互换宗室嫡子为人质,结成联盟。

贺兰仪在中山居住了一个月,把燕国的一切都摸得清清楚楚,回国后,向拓跋报告,说:“燕王慕容垂虽然英勇盖世,却已昏聩不堪;太子慕容宝是个暗弱的家伙,而范阳王慕容德又自视甚高,并不服太子。如果燕帝一旦病逝,燕国必然内乱,那时轻易就可灭其国。只是现在还不可轻动刀兵。”

拓跋听说后,为麻痹老英雄,就派自己的弟弟拓跋觚为使臣,出使燕国。拓跋觚是拓跋的遗腹子,父亲被杀中胁骨死亡时,贺兰芳才怀孕三个月,拓跋觚出生后,从小在舅舅贺兰讷家中长大。

燕太子慕容宝是个除了会玩女人其他什么都玩不转而又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见魏王的弟弟前来,便瞒着父亲,扣留下这个人质,向拓跋去信说:“代王你弟弟在我手中,我对他是非常的‘客气’。魏国多良马,我们燕国缺乏骁勇善战的骑兵,既然两国修好,魏主是不是送我们一百匹良马,以表示诚意?”

“非常的客气”,这是非常的不客气,是赤裸裸的挑战。拓跋一听,勃然大怒,断然回绝,说:“良马乃军用物资,怎么能随意输出。何况这是向敌国服软,那就更不允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