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回 属意修明堂(1 / 2)

妖谋 水墨青釉里 0 字 2023-01-07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xbiquta.com</b>第三百一十六回

秦英收留钟露阁艺妓的事情传进东宫时,李承乾气得鼻子都要歪了。

――她这么做肯定是存心的!在宅子里养个正室夫人还不够,把整个春阁的艺妓放在后院作为姬妾,她是把自己当成死的吗?

李承乾闷头看了一晚上的书心情才缓和了一些,但某个暗搓搓的念头迟迟无法抹去:以后他到了年纪也广纳后宫,起码加在一起要比秦英宅子里的娘子多!

当然这是很后话了。现在的李承乾只能干巴巴地看着秦英坐拥无数。

……

十月某天,陛下在朝议中提起了一桩事,关于修建明堂。

如今的礼制是这样写的:冬至在圜丘祭天,正月辛日在南郊祈谷,孟夏在南郊萼祀,季秋在明堂大享。

前朝便想修建明堂,不过因为重重阻碍没有实施。

李世民看四海初平就有些心痒,想建明堂昭告天下上帝,以彰显自己的功德。他深思熟虑了一个月,最后还是绷不住,把这件心事讲了出来,并且征求各位官员,尤其是礼部官员的意见。

然而礼部祠部郎中落马以后,礼部官员都很懂得明哲保身,三缄其口,静观其变。

这时太子中允孔颖达上前跪拜施礼,反对铺张钱帛,动用人工大兴土木之造。

然而清流魏征则一反之前激烈抨击改革祖制的态度,认为陛下修建明堂是利大于弊的。

秦英觉得魏征如此,正是努力在维护礼制。贞观年号已经挂了五年,朝廷没有拨款修建明堂。于是礼制书卷上这样写,祭祀却都是在圜丘和南郊举行,丝毫没有和明堂搭上边儿。若是明堂建好了,以后便能严丝合缝地完成四季礼制。

他们两个的观点,也代表了陛下的心理矛盾。谁也不占理,只是看谁的口齿比较灵便。

作为朝中出了名的勇士,魏征用一刻把孔颖达念叨地步步退败,才回到自己的座位。

陛下看着底下的官员乌压压地坐着,朝议却是一片沉默,觉得修建明堂这件事,还没有到真正提进日程的时候,轻咳一声便让别的官员继续上奏了。

秦英默默地跪坐在礼部尚书后头,等下朝后便去找太子中允孔颖达了。

她上辈子时和太子中允孔颖达有过数面之缘,不过这辈子她只是和他在宫宴上喝过几杯酒。毕竟官署不同,他们并非同僚,有浅薄的杯酒交情便已经是难得了。

孔颖达落在了一班朝臣后面缓缓走着。

秦英率先唤了一声,看他回头便躬身施礼道:“大人刚才在朝议之时当仁不让,秦某佩服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