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粮食(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xbiquta.com</b>第一百章粮食

“今天官府颁布了布告是不是反响很大?”万俟阳整个下午都没有出去所以也不知道京城里的情况。天籁小说

“公子,是的,现在各个城门口的人数都很多,负责维持秩序的哨兵也比平时多了一倍,同时还强了巡逻。同时根据他们回来报告说到登记的地方都排有长队,没想到还真有上千左右的人排队。”乔峙也是惊叹于被损毁的房屋还真不少。

“这是肯定的,我记府尹大人保留了三天的登记时间,看来还算是合适,这时间也是越来越紧,我这手中有个活,就是从现在起准备大肆收购粮食,所以仓库方面我要先行建造,买的时候要这样来买,把每个粮店的现存的粮食都先购买一半,自己用车拉,,各个城门同时购买,第二天换个地方再来,第三天第四天就不要买了,现在不是收粮的时节吗?粮食价格应该不高,我们大量收买一定要保持一个价格区间,最后派人在京城周边去收购,当然这是在仓库建好之后的事了,不行,时间上来不及了。”万俟阳想到的是争取在山西地震和江苏水灾前囤积一些粮食,但明显现在的时间有些来不及了。

“公子什么来不及了,现在不正是夏粮的征收时间吗?一般情况下这时候收购的价格都是低于平时的粮价的,应该来得及的。”乔峙对万俟阳的话有些搞不懂。

“我不是说的这件事,如果说我把运来京城的粮都收购了呢?会涨几成?”万俟阳只有想不计成本地先把粮收起来,不然到时候灾难已出,自己手中无粮就无法做事,到时肯定是再多钱也买不到粮了。

“如果直接与粮商进行收购,这价格倒不至于涨得有多高,在粮铺里肯定要高得多了。现在一石粮食差不多十钱银子左右,如果收得多的话,不是现在还是有出租的仓库吗?”乔峙一句话倒是惊醒了梦中人。

“对啊,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只想到自己修仓库了,可以租的。那这样,就在东城这个城门口边上的仓库租一年。那就算是一万石,一石为九十四公斤多,损耗算在里面折成九十公斤,一万石就是九十万公斤也就是九百吨粮食。最多五千多两银票就搞定了,不算贵。”万俟阳嘴里嘀咕着,乔峙就算听清了也没有听懂,哪知道万俟阳在算着能花多少钱就能收获一万石粮食。

“乔峙,我给你二万两银票,你去收集粮食,都存在租来的仓库里,具体如何操作你去办就可以了,需要人可以招临时的,给工钱,当然需要招老实一点的,仓库也需要日夜守卫,如果花光了钱再找我支取,另外我明天也会在商行里收购的,另外一件事,你派李常他们中的一人去城南外三十里地马家堡里找一位叫马成龙的人,让他收购他们村子附近的粮食,价格比市场价高一两cd可以,但必须在六天以内运到城内仓库。还有仓库一定要防潮,多找些生石灰和炭,这两天有些阴,下雨倒是不太可能。抓紧时间办吧!一会山熊随我过去拿钱。”

万俟阳下午的突然神经就决定了整个京城的粮食价格波动,其实万俟阳也是留下了一半作为京城普通人家的消耗,官宦和富贵人家都是有存余的粮食,所以基本上收上来的粮食都是新粮,而在万俟阳的记忆里有一篇关于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概述里是这样讲的,完全概括了这段时期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的收入情况:“每钞一贯,准钱千文,银一两;四贯准黄金一两”《明史》,志第五十七食货五。“於是户部定:钞一锭,折米一石;金一两,十石;银一两,二石。”《明史》,志第五十四食货二。“金银的比价从16oo年前后的1:8上涨到2o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o,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o。”可知明朝前中期黄金白银比为1:4或1:5,而1644年前后境外白银大量流入,1两黄金约可兑换8两白银。得到第一个结论:1两黄金=8两白银=8ooo铜钱。

不过在这个时期一两黄金差不多能兑换十二两左右了,在沿海地区还能高一点。万俟阳终于意识到他的那些黄金才是真正自己的底蕴,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动的。

现在的田地基本上都掌握在官僚和地主手中,如果生灾荒,农民的收成连交租都不够,只能逃荒了。“一方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这时候农民向往的理想生活。当然如果真的是有一头牛,那还真的算得上是小康生活家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