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鄂州(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xbiquta.com</b>第二百八十七章鄂州

万俟阳给小梅进行了一阵筋脉的疏通后,小梅全身都感觉通畅多了,自然也没有了晕船的感觉。

“大哥哥,真的没有头晕的感觉了呢,现在感觉好新鲜的样子,谢谢大哥哥~!”小梅此时非常轻松了,但杏儿和倩儿却是非常惊讶,什么时候她们心中的男人有如此能耐了?

“老公,你真厉害!”小倩也是直接抱着万俟阳的手臂心里非常幸福的感觉。

“我反正也没事,我来看看师尊给我关于的医疗方面的书,上面有记载针灸的治疗手法,到时这可是就掌握了一门绝技。对了,你们也少穿点吧,我上次给你们订做的那些就可以现在穿,好了你们自己决定吧!”万俟阳这时候就独自看着针灸方面的那些内容,穴位只要记熟悉了,然后能找准也是非常需要功底的。

万俟阳在一旁认真的学习着针灸手法,另外一边的杏儿和倩儿却是听着刚才万俟阳的话,自然也是选择了听从,当然这样她们心里是不排斥,只是从来没有如此穿着随便的样子,她们心里还真不清楚自己的男人为什么对这方面一点也不讲究。

船虽是逆水而上行,但是万俟阳的运气一直都不错,因为是顺风船也不慢,这离下一站城市也快到了,不过船家没有打算停靠这站码头,因为两站靠得近,船家也想顺风快些航行!

待船到了回途的第二站鄂州就该停靠码头补给了,鄂州也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公元前16oo--前1o46年,殷商时为鄂国。《史记殷本纪》载:“纣王封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沙窝陈林寨、燕矶侧船地、七窑山及太和梅家祠等地遗址出土商代青铜觚、爵和陶器,其中青铜器大都有氏族铭文及族徽。公元前475--前221年,战国时为鄂邑。公元前2o1年(汉高祖六年),汉为鄂县,属江夏郡。刘邦封大将樊哙于鄂县,灌婴筑鄂县城。公元6o7年(隋大业三年),改鄂州为江夏郡,分武昌县西境置城塘县,同属江夏郡。

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曾经有两个武昌。一个是古武昌(鄂州),一个是今武昌(武汉市武昌区)。古武昌(鄂州)曾经有帝王之都的威严,风樯如林的显赫和商贾如云的繁荣。春秋时期,楚王封儿子熊红为鄂王,在这片土地上修筑鄂王城,湖北省的简称“鄂”由此而来;到了公元221年,吴王孙权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拔剑辟石,在这里告天称帝,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为武昌,定都于此,改年号为黄龙元年。高古而富饶的鄂州,由此而独领风骚一千七百八十余年。

万俟阳对于这座古城,还真是想去看看,但由于时间紧迫也只有打消了这个念头,古时文人偏爱这里,在现在的一些诗词中时常都有这鄂州的影子或背景。万俟阳此时在船上也是对人体的各个穴位也是有了浓厚的兴趣,先天机子给他的这本关于穴位的秘籍不但有点穴制人的手法,还有更多的说明则是对利用穴位进行针灸治疗。而且上面有几种针灸的手法,万俟阳自己也慢慢在自己身上开始试针。其中的基本的针灸手法并不需要用到内力,这些基本手法只能医治一些症状轻微的病症,其实这基本手法也只能让万俟阳熟悉身体的各个穴位,但在自己身上试针却无法在背部的穴位扎针,所以说万俟阳现在也只有在自己眼睛上看得见的地方扎,扎穴位不但要精确穴位,而且对于手法也有要求,入针的力度以及角度都是有要求的。不过万俟阳随着自己对针灸手法的熟悉运用,对于背上的穴位万俟阳找的是船上的船工进行扎针,没想到的是凡是经过万俟阳扎过银针的船工,有的消除了多年的暗疾,更多的人是直接消除了几日的疲劳,所以万俟阳也越地受到大家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