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盛极而衰的原因(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陈青云突然很想知道这个觉醒了未来记忆的儿子到底想干什么,还有一件事他始终也还没有想通,为什么如此繁荣、国力强盛的大明为什么会那么快亡国。

陈青云想知道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一点,但他只能一点点的问。

他还是决定先问他最关心的事:“你能告诉大明是怎么灭亡的吗?”

陈耀祖意识到一场激辩很可能又要来了,不过他看陈青云似乎情绪还算稳定,便打算跟他简单讲一下。

“十六年后,建州女真部立国,国号大金。十七年后,大明南北各地持续大灾,大金趁乱持续滋扰大明边境,北地开始陆续沦陷,外患开始。之后大明境内不断有农民起义,内忧不断,并在三十年后发展到极致。内忧外患之下,大金在四十多年后进驻北・京,大明亡,大金立新国,国号大金。”

陈耀祖尽量说得言简意赅。

“怎么可能?”陈青云又是这个反应。

为什么不可能?

其实陈耀祖也一直在细细思考这个问题。

陈耀祖明白陈青云的意思,因为现在的明朝还是在呈现一幅花团锦簇、国力强盛的虚假模样,可谓是明朝建立以来最繁荣昌盛的一段时期。

要知道,根据后世的评价,万历皇帝的头十几年可是历史上有名的“万历中兴”。

在那十几年的时间里,在张居正的主政之下,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出台之后,大明国家收入大增,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科学巨匠迭出、社会风尚呈现出活泼开放的新鲜气息。

南平倭患,北抵虏祸,三征朝鲜,都是在这段时期发生的事情,国内一片安宁的大好景象。

在这段时间,国家财政收入也明显好转,当时国库的存银存粮,号称即使闹灾十年也足够支用。

这就是“万历中兴”。

而陈耀祖刚才的一番话,却是描述了明朝盛极而衰的一个快速转变过程,变化之快,快得确实难以让人接受。

为什么转变会这么快?

因为和陈青云的激辩,陈耀祖确实在这个问题上花了一番功夫。

他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与其说是内忧外患、天灾**,还不如说就是因为**引起的。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从上到下贪婪成性、腐糜成风。

一个国家,兴也快,败也快,关键就看人,看政治,看社会风气。

陈耀祖不由得又想起了后世。

后世的中国建国还不到70年,度过了建国时最艰苦的时期,又经历了十年动乱。然后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国家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但国富民强之后,生活安逸了,但社会风气也因此转化,各级官员的贪腐想象也日趋严重,政府逐渐失信于民。

那现象与万历中兴后的明朝是何等的相似?!

不同的是,后世中国的贪腐现象还没明朝现在这么严重,而国家高层也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坚决地实施反腐倡廉,这才震慑了一大批人。

后世的中国还有救,但现在的大明却是真的没法救了,因为已经烂到了根子里。

为了解释清楚这个问题,陈耀祖不得不又费了一番口舌,才让陈青云勉强接受明朝真的已经烂了这个事实。

“大明也可以进行反腐倡廉!”陈青云又固执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