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倒霉的张老汉(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按照陈耀祖的想法,他是要把这里打造成自己的后方大基地的。

其中右边最靠近文府的这一片,陈耀祖打算用来建一军一名两个大厂房,然后再砌上围墙,成为一个封闭式的作坊区,以保证自己的工艺生产既安全又保密。

厂房再往右走,用来建一个校场,用来训练以后属于他自己的私兵。

至于文府左手边的这一大片,则是准备用来建营房和家属区的,可以用来安置属于他的追随者及其家属。

如此一来,这里真的将成为他的私人地盘,比呆在新安县城内将会私密很多。

对于有大计划的陈耀祖来说,有一个安全的后方大基地是非常必要的。

袁二稍微有点不解地问道:“少爷,为啥不多要水田?”

这就是明朝百姓思维出发点跟陈耀祖不一致的地方。

尽管明朝中后期商业和手工艺已经较为发达,但在普通老百姓的眼里,能产粮的田地才是生存的根本。

陈耀祖当然不一样。

他可是从后世发达的商业社会过来的人,那些水田他又不可能亲自去耕作,与其与民争利,还不如把目光盯上更有价值的工业生存和商业。

关于这点他也懒得跟袁二解释,他说道:“剩下的就选一些上等的水田吧,选哪些你跟张老伯商量。”

陈耀祖指了指一直跟在身后的张老汉。

张老汉此时已经听呆了。

从陈耀祖刚才和袁二的对话中,他大致明白了上合村将迎来新的变化,而主人就是眼前的这位公子。

只不过对张老汉而言,他最关心的还是他自己的事。

趁陈耀祖闲了下来,张老汉有点结结巴巴地问道:“公子,上次那位陈大人和小女的事……”

这让陈耀祖稍微有些意外,他问道:“袁大人可否遣人上门提亲?”

“尚未。”

这下陈耀祖又对袁云奎有点不满了,他扭头跟袁二说道:“那个袁大人真有点不靠谱啊!这样,你即刻寻一个媒婆,上门来提我家老陈提亲。”

然后,陈耀祖又转向张老汉,问道:“老伯,你想要什么聘礼?”

他问得这么直接,这下可让张老汉不知该如何回答了。

“随意就好。”憋了半天,张老汉才憋出了这么一句。

既然要成为自家亲戚了,陈耀祖怎么能随意呢!于是他盘问起张老汉的家境来。

“老汉家原本有几分旱地和五亩水田,家境还算殷实,后来为给儿子娶亲,水田典押给了文炳荣……”

这又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原来,张老汉一家迁到这里来之后,原本分了五亩和一些旱地,精耕细作之后,除了养活自己一家之外,把剩余的粮食变卖了之后,还能有些积蓄。

三年前,家里用积蓄新修缮了房屋,准备给长大成・人的儿子娶亲。

不过因为积蓄不足,张老汉便以水田做抵押,咬牙向文家借了五两银子,准备给儿子当聘礼办喜事。

当时和文府约好的是月息五分,秋后粮食收成后变卖粮食连本带利一起还。